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院士13岁!八零小村姑轰动全国

第174章 完结

  三年后,燕京大学。

   “听说了吗,今天下午的基因转化讲座,据说那位时院士也会来。”

   “啊?哪位时院士?”

   “还有哪位时院士在,就是最近一直上报那位。”

   “啊!时神?”

   “对对对,喊什么时神,现在要喊时院士。”

   “可是等会不是还要去大会堂领奖吗?听说还要开什么研讨会,很多国际记者都会到场。”

   “哪止记者,你没见着两天机场到处都是老外吗,好像很多国外知名科研家都会到场,据说……”

   他说到这里,不由降低声音。

   “好像其他国家领导人也会出席颁奖典礼。”

   “我……擦,这么牛!”

   “那是当然,也不看时院士的功绩。”

   “是咱国家太能藏了,如果不是突然公布,都不知道我时神竟然这么厉害,之前还有人老嘴她学风不端正,不认真对待研究,擦,现在看谁敢这么说。”

   “啧,管那些人做什么,他们就是嫉妒时院士天赋比他们好,他们要死要活天天学习,结果人家一个月来上一次课,都能轻松达成他们或许几十年都达不成的成就。”

   “诶诶,这就地图炮了啊。”

   “哈哈,算啦,咱们都是凡夫俗子,不能跟神比。”

   清晨的校园走道上,一群群学子成群结队的往教室走,边欢快闲聊。

   而在他们口中,被提及最多次的,就是在这一周疯狂上报纸刷脸的时院士,时见。

   提起时见,就不免要提起她令人恐慌的可怕天赋。

   当然这个恐慌只限国外那些人。

   仅仅只是这三年的时间,她完成了十五项重大研究成果。

   而且全都是能为全球生态和人类带来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

   但这些荣耀,在上一周之前,可能除了内部人员外,没有人知道。

   在那之前,时见的名气在燕京大学虽然也不小,但只因她小小年纪就被特招进大学,天赋绝佳的同时,特权也颇令人争议。

   而说起这件事,就不得不说起三年前,时见那场隐秘的个人颁奖典礼。

   典礼结束后,她便被通知,被特招进入燕京大学就读,成为史上最年轻的燕京特招新生。

   以13岁之龄进入大学校园,自然很快就引起了热烈讨论。

   有人好奇她到底有什么强项,竟然13岁就被特招了。

   有人好奇她是不是走什么后门进来镀金。

   总之,那一年燕京的校园论坛话题,被时见包了。

   因为她仅用半年的时间,就给广大师生们交出一个完美答案。

   一个月跳读大二,三个月跳读大三。

   半年后成功跳读大四,然后在一个月内火速完成论文答辩,成功毕业。

   甚至她的论文答辩会还是学校特意给她个人开办。

   但半年完成课业的她,并没有离开,而是直接进入考研阶段。

   然后毫无意外,又是半年时间,完成研究生课业,成功被特招进入中科院。

   那一年,她的存在成为了燕京学子们背后抡起的马鞭,似乎在不断鞭笞他们努力前进,疯狂追赶,不能被一个小孩子比下去。

   可让人绝望的是,无论那些自诩天才,经常被以学神称呼的天才们如何追赶。

   每次抬起头时,都会发现对方已经远到连个影子都快看不到。

   那一年也可称之为燕京学子们的噩梦之年。

   不少人至今都没法走出被那可怕天才光环击碎骄傲的内心阴影。

   不过也有好的,比如那一年全校统一跳级人数达到历史顶峰。

   许多学子似乎被刺激带动着,进入疯狂内卷学习中,然后跳读。

   而在这两年,提前毕业的人也多了起来。

   总的来说,算是一种良性的影响。

   至于那些被内卷的人心理阴影如何,便不得而知。

   不过在时见进入中科院后,便再也没有她的消息。

   久而久之,这个名字也渐渐淡了。

   除了学校应届优秀毕业生榜上她的照片始终存在外。

   关于13岁封神的天才少女传说越来越少。

   随着新生一届届的进入,老生一届届的走,这个名字已经很少再被提起。

   直到一周前,校长在国旗上突然发表一通讲话。

   同时校门口一条恭贺我校校友时见院士完成第十五项专项研究的横幅就被挂上。

   当然看得学生们一脸懵逼。

   时见院士是谁?

   咱学校的?

   怎么没见教师栏上挂着?

   还有完成十五项专项研究什么鬼。

   现在庆贺科研成功还用数量来堆的吗。

   然后时见这个‘尘封已久’的名字,重新出现在广大学子们眼前。

   关于她的可怕事迹再次被提起。

   而这次关于她的可怕事迹,更加震动人心,甚至轰动全球。

   因为当天晚上,中央新闻就开展了整整十五分钟的播报。

   全是关于这位时院士的丰功伟绩。

   这位被誉为燕京最小的天才,出身农村,家境贫苦,一家子甚至挤在猪寮里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最后一章没有了,前往书页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