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靖康之耻?天命神棍为大宋续国运

第285章 极力改变历史

  种师中将军怎么死的?

   郭京记得,历史上种师中战死和姚古脱不了关系。

   当时朝廷命令种师中和姚古一同出兵支援,一个前往河北路救援中山府和河间府,一个则是前往河东路支援太原。

   当时宋廷不知道从哪里听到了一个谣言,说西路金军疲于应对,准备北撤。

   宋廷信以为真,便数次给种师中下达命令,催促他前进出战。

   甚至最多的时候,一天有六七封文书发到种师中的大营中。

   言辞激烈,甚至苛责种师中要问责他“逗挠”之罪。

   以大宋对武将的苛刻程度来看,逗挠这种大罪,不仅要杀头,更是会被钉死在耻辱柱上。

   种家世代为将,荣耀满门,种师中若是真被扣上“逗挠”的罪名,不仅他自己会遗臭万年,甚至就连整个种家都会因此受到牵连。

   他们种家的人,从此头都抬不起来。

   种师中年少从军,打了一辈子的仗,如今一把年纪了,哪里受得了这个侮辱?

   于是,种师中被逼无奈,只能在后勤都没有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和姚古约定一同出兵前往太原。

   当时金兵的防御重点在潞泽,而种师中率军突袭从平定进攻,打了金兵一个措手不及。

   金兵仓促应战之下,自然没有占到便宜,失利之下金兵只能退走。

   种师中越战越猛,乘胜出击,先后收服了太原周围的寿阳县等多地。

   最后甚至,打到了距离太原城不足三十里的地方。

   但要知道,此时的种师中部队,已经严重缺粮。

   要上战场杀敌的种师中部队,每日将士们能吃的就只有一勺子炒熟的干豆子。

   这点口粮,塞牙缝都不够,别说打仗,吃完了就躺着都没力气。

   而北宋末年又是出了名的朝政腐败,后勤补给根本就跟不上。

   大多数都是靠着军队路过那里,就自己从那里搜罗起来。

   但北宋末年又是出了名的军纪败坏,几乎就是跑到哪里就抢到哪里,跟金兵相比除了没有大肆屠戮百姓之外,再没有别的优点了。

   这就导致很多百姓,都很不待见宋军。

   百姓们哪里分得清,谁是谁的兵?哪一支宋军是好的,哪一支是坏的?

   他们只知道宋军也会抢走他们赖以生存的存粮,因此就干脆全部都不待见。

   一听说宋军来了,能藏就藏。

   这就导致,种师中想要就地征集军粮都很困难。

   再加上,本来和姚古约定好了一起出兵。

   结果姚古却畏战不前,迟迟没有率军赴约。

   种师中万般无奈之下,只能暂时退兵,选择回到榆次补充粮草。

   常言道,皇帝不差饿兵,要卖命的人连口饱饭都不给吃,军心能稳定?

   一天一勺子的炒豆子,吃的种师中手下的将士们,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最后没办法几乎就是丢盔弃甲才勉强回到了榆次。

   可刚到榆次不久,粮草还没补充上来,金兵就追杀了过来。

   种师中的能力不俗,而他手下的将士们也不是殿前司那种只会踢球的废物。

   很快,在种师中的指挥下,迅速的拉起了防御线。

   金兵贸然冲锋之下,被种师中部队一通乱箭射杀,死伤惨重只能狼狈撤退。

   这可真是全凭借毅力在支撑,种师中也知道这一场仗几乎是榨干了将士们的最后的力气。

   为了激励将士们,种师中便放出话来要犒赏全军。

   将士们自然很开心,都提起了劲头来。

   可谁他妈知道,朝廷的补给根本就没到。

   眼看都要饿死了,粮草还不送来。

   军中士卒对此大失所望,出现了大批量的逃兵现象。

   种师中也很无奈,也无力阻止,毕竟留下来不被金兵杀死,却要因为朝廷而饿死,死的也太憋屈了,他根本没脸阻止。

   结果就是,金兵再次趁虚而入。

   这一次种师中率领脚步虚浮的残部与金兵拼杀了一天的时间。

   很难想象,支撑他们战斗的信念该有多么坚定,才能让这些快要饿死的将士们拼杀了一天的时间。

   打到傍晚,种师中身边只剩下了不到百十人,而他身上也是数不清的创伤。

   种师中老将军站都站不住了,需要靠长枪抵着胸口才能勉强保持站着,就这样他仍旧杀了三四个冲上来的金兵,才力竭而亡。

   这一年,种师中六十八岁。

   “哎!”

   郭京一边给姚古写军令,一边在脑海回忆种师中的历史资料。

   造成种师中老将军惨死的固然是朝廷的昏聩无能,可姚古同样也难辞其咎。

   他若是不想出兵,大可以拒绝种师中将军。

   而不是答应了以后,又放了鸽子。

   姚古若是不答应,种师中还能想别的办法,也不会孤军深入。

   因此,鉴于姚古的这段黑历史,郭京给他写的军令中没有丝毫客气。

   言辞激烈,强硬的给姚古下达军令,若是姚古没有严格按照军令行事,必然以贻误战机之罪严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