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穿越锦衣卫:我不想再用加特林了

第308章 世子壮哉

  死寂。

   室内陷入了死寂。

   屋里除了吴应熊父子,就只剩下王辅臣和麻老三了。

   这种情况,就算是麻老三,也知道绝不能先开口。

   吴三桂脸上震惊的表情已经全部消失,一张脸完全看不出在想什么。

   一时之间,屋子里竟然僵住了。

   王辅臣看了看吴应熊,又看了看吴三桂,心里泛起了嘀咕。

   “他娘的,不会是王爷自己想投降鞑子,又不好意思开口,这才借着世子的嘴说出来吧?”

   “奶奶的,这样一来,自己刚才搏命拼杀岂不是跟傻子似的?”

   “这两父子是真不当人啊.......”

   吴应熊看看自家老爹,又看看旁边的王辅臣和麻老三。

   眼见着没人反对自己,吴应熊目光微动,心思又活泛起来了。

   “爹!”

   “您要是不反对,儿子可就继续往下说了啊!”

   “爹,这可都是儿子掏心窝子的话!也是儿子苦思冥想出来的!”

   “俗话说的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咱们没必要一条道走到死啊!”

   “鞑子十几万人围城,咱们就城里这点儿人手,肯定守不住啊!”

   “还有那个该死的陈昊,到现在也没动静,儿子以后绝不把他当妹夫了!”

   “爹!眼下这情况形势比人强,咱们该服软就服软啊!”

   “就像是,就像是儿子去逛怡红院,要是碰上了其他人,肯定大杀八方......”

   “但要是碰上了爹你,儿子肯定是让爹您先啊......”

   王辅臣别过头,根本没眼去看吴应熊这个大草包了。

   简直曹丹他妈妈给曹丹开门,曹丹到家了!

   就算是想投降,举个例子,能这么举吗?

   还拿着自己跟自己老爹逛窑子举例子!

   这他娘举了,还不如不举呢!

   吴三桂面无表情,已经看不出丝毫的反应,淡淡的说道:“哦,对了,有个消息你可能不知道,外城破了!”

   王辅臣本以为吴三桂这是脱裤子放屁,都守在内城城墙了,又厮杀了这么久,还用单独说吗?

   到底是知子莫若父啊!

   吴应熊果然吓得直接瘫在地上,打着摆子哆哆嗦嗦的问道:“爹爹爹.....真的攻破外城了?”

   “那我们在这里安全不安全?”

   “现在投降是不是晚了?”

   好家伙!

   王辅臣彻底没脾气。

   这时候了,竟然第一反应是影不影响他投降!

   吴三桂点点头:“不错!你提醒的很对,似乎是有点儿晚了!”

   “这样吧!城里我来安排,你替本王先去城外知会一声,免得迟了!”

   此言一出,王辅臣和麻老三都是虎躯一震,却是什么也没说。

   吴应熊却是喜出望外,一骨碌从地上爬了起来,笑呵呵的说道:“爹英明!”

   “咱们亲父子,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投降,自然是儿子替爹你打前阵......”

   “行了,不要多说了,抓紧时间吧!”

   吴三桂打断了他的话,直接起身朝外走去。

   吴应熊待了一下,连连点头:“是极是极,时间宝贵啊!”

   说着话,他一路小跑,跟在大步流星的吴三桂身后朝外走去。

   王辅臣和麻老三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脸上看到了震惊和复杂的表情,不过同样选择跟在后面。

   城墙边。

   “去吧!”

   “替我打个前站!”

   吴三桂拍了拍吴应熊的肩膀,直接让人用竹筐和缆绳把他顺了下去。

   吴应熊就差兴奋的手舞足蹈了。

   他本想多说两句什么,可是看着周围围过来的守城士兵,还是忍住了:“爹放心,儿子一定办好!”

   他这句可是真心话。

   为了办好投降这桩事儿,他甚至都没带随从,只是为了表达诚意。

   而且,还忍痛割爱,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对玉如意也带上了,就在怀里,准备当成礼物献给鞑子主帅。

   眼见着城头往下缒人。

   鞑子的游骑兵也警觉了起来。

   一匹快马迅速的朝着大营方向疾驰。

   另外两个骑兵,小心翼翼的朝着这边兜过来,却是始终保持在一箭地之外。

   其他鞑子警惕的张弓搭箭,对准了城头,防止城头的吴军搞偷袭。

   眼见着鞑子全神戒备,吴应熊一只脚刚刚落地,连连摆手,挤出一副笑脸,准备解释一下自己的来意。

   “咚!”

   “咚咚!”

   “咚咚咚!”

   鼓声忽然从城头响起,进而变成了急促的进攻鼓点声。

   鞑子大营瞬间变阵,城头也立刻摆出了全面防御的姿态。

   吴应熊吓得魂飞魄散,赶紧转身冲着城头连连摆手:“不不不......”

   可是,他的声音彻底被鼓声淹没。

   好不容易鼓声停了,吴三桂的声音却在城头响起:“鞑子进犯!”

   “吾等守城!”

   “世子壮哉!”

   “替父出征!”

   “勇乎我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