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穿越锦衣卫:我不想再用加特林了

第642章 活捉盛京将军(一)

  城外。

   101师师长华德莱皱着眉头看着眼前的攻击,盯着时间对政委张得好说道:“老张!”

   “炮兵这帮小子,真得好好操练操练了......”

   “一个基数的炮弹,都打了大半个小时了,通知下去加快进度!”

   “咱们不能被这个小小的盛京城,困住了脚.......”

   “万一鞑子皇帝真的已经逃出了盛京,咱们现在耽搁一分钟,鞑子皇帝就跑的远一点儿......”

   张得好点点头,深表赞同:“是啊!”

   “这次咱们好不容易抢到了前锋的任务,要是再没捞条大鱼,那真是太亏了......”

   通讯员很快就把华德莱的命令,传达给了师属炮兵部队。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没过十分钟,炮击终于结束了。

   再看炮火中央的盛京城,外围的城墙彻底消失不见。

   就连靠近城墙这边的所有建筑,也全都被炸成了断壁残垣。

   至于城里的兵营、武备库这种重点目标,也在无人机的坐标定位之下,被炸了个稀巴烂。

   “111旅立刻进城!”

   “速度要快!”

   “不要拖泥带水!”

   “除了鞑子皇宫,就他娘的是天大的功劳在你面前,都不许看一眼!”

   “清不清楚?”

   华德莱抓着对讲机,怒吼着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111旅旅长王凯军咧着大嘴一笑道:“师长放心!”

   “就他娘的鞑子皇后带着一群娘们儿拦着咱,咱也要先把鞑子皇宫翻个遍,查清楚鞑子皇帝到底在不在皇宫里.......”

   华德莱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对着对讲机骂了一句:“滚你娘的蛋!”

   王凯军嘿嘿一笑,不再回话,转过头对着身后暴喝一声:“跟老子进城!”

   刹那间。

   111旅所属的装甲车和坦克,如脱缰野马一般,疯狂的从原先盛京南门的方向,朝着城里发起了冲锋。

   钢铁洪流,在这一刻开始碾压!

   原本就被炸昏头的鞑子百姓和溃兵,逃的更快了。

   111旅一路上,就如同狼入羊群一般,毫无阻碍。

   在他们旅长王凯军的带领下,不管前面是房屋还是断壁残垣,就是一个横冲直撞。

   之前,鞑子大象皇帝福全为了激起鞑子军民的抵抗心理,故意派人宣传华朝军队不接受投降。

   无论是鞑子还是二鞑子,只要遇上了华朝军队就会被砍脑壳。

   当然,这说的也没错,不过那是以前。

   自从有了战俘安置部,华夏人民军也是接受投降的。

   可是普通的鞑子老百姓和溃兵不清楚啊。

   他们眼看着华夏人民军杀气腾腾的冲进了城,吓得抱头鼠窜。

   生怕跑的慢了,被砍脑壳。

   直到有些鞑子溃兵眼看着后面的装甲车杀过来,觉得自己实在是逃不掉了。

   他们只能两腿一软,跪倒在地上举起双手投降。

   在他们心里,逃也逃不掉,干脆试试投降吧......

   没想到。

   看着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111旅,对跪倒在路边的他们,连看都不看一眼。

   直到整支装甲车队呼啸而去,鞑子溃兵们才反应过来,自己这是活下来了......

   鞑子们也不傻,立刻就知道自己被他们的朝廷骗了。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

   到最后,111旅的装甲车还没开到地方,沿途已经跪了一地的鞑子溃兵和百姓。

   王凯军从潜望镜里看到跪在两旁的鞑子,撇撇嘴对着旁边的政委说道:“以前都说这些鞑子可有血性了......”

   “说是当年他们入关打大明的时候,就是输了也不肯投降......”

   “我看他们跪的不是挺快的么......”

   政委是原先跟着白文选打过仗的,自然知道以前是什么样。

   他笑了笑道:“旅长,你都说了那是大明朝了,能和咱们华朝比么......”

   两人说说笑笑,朝着鞑子的盛京皇宫突飞猛进。

   他们谁也没有注意到,路边的巷子里。

   一群浑身血污,手持钢刀的骑兵,正目瞪口呆的看着他们。

   没错!

   鞑子盛京将军吴礼库带着亲兵,终于在溃兵和百姓中间“杀”出了一条血路。

   堪堪在111旅进城之时,赶到了城南。

   只是和吴礼库想象的完全不同。

   在他心里觉得至少能抵挡十天半个月的城墙,已经彻底消失不见了。

   就这么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华夏人民军都进城了!

   虽然他叫不出装甲车和坦克的名称。

   但是这种能跑能动的“钢铁怪兽”,满天下就华夏人民军一家有。

   独一份儿,绝对不会认错!

   钢铁洪流的压迫感不是盖的!

   不说吴礼库的亲兵们被吓得手软脚软,就连他们胯下的战马都在打着哆嗦。

   尤其是他们亲眼看见,一辆坦克就在他们面前,撞破了一栋二层小楼,横冲直撞的继续朝着前面狂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