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穿越锦衣卫:我不想再用加特林了

第136章 欺负老实人

  “大将军,你快看,这些铁蛋怎么这么熟悉啊?”

   “咦?大将军?你跑啥?”

   副将还在傻愣愣的盯着天上掉下的炮弹,转头却发现王进宝早就窜出去老远了。

   开玩笑。

   副将傻,王进宝可不傻。

   之前在曲靖府前线,和锦衣卫对峙的时候,王进宝可是记得对方飞来的炸弹就是这种模样的。

   一炮下去,方圆数百米都被炸成麻花和碎片。

   此时不跑,什么时候跑?

   王进宝是跑了,可他带着的十来万二鞑子大军跑不掉啊!

   很多二鞑子都在抬头看天上的铁蛋,还在不断议论,是不是老天爷拉粑粑了!

   伴随着二鞑子交头接耳的交流声......

   轰!

   轰轰轰!

   现如今陈昊麾下的105毫米重炮团,装备的大炮也不多,也就五十几门这个样子。

   平时训练,陈昊从来都是舍得下本钱的。

   所以锦衣卫的炮兵,军事技能还算熟练。

   一分钟,一门炮,也就能发射个十五六发的样子。

   一个基数的炮弹,最多也就能打七八分钟。

   炮兵团长站在大炮旁边,打的正过瘾,忽然没了。

   “他娘的,敢偷懒!炮弹呢?”

   炮兵团长大怒,转头开骂。

   警卫员委屈的站在后面:“团长!军长说了,就打一个基数!”

   “一个基数打完了!”

   炮兵团长刚想开口骂娘,忽然反应过来这是陈昊下的命令,只能讪讪的住了口,只敢小声嘟囔:“军长也太抠门了,平时训练也没见他控制弹药啊!”

   陈昊当然不知道炮兵团长的小心思,他正举着望远镜观察前面的战场。

   前面的山坡上,十几万的二鞑子遭受了有生以来最大的震撼。

   当一颗颗巨大的炮弹,从天空中坠落爆炸之时......

   震怖!石化!窒息!僵硬!

   一阵阵歇斯底里的惨叫声才随之而来。

   “啊啊啊啊啊啊啊.......”

   “妈呀...........”

   “快跑啊......”

   “死啦死啦的啦.......”

   “大将军救命啊......”

   “大将军也跑啦......”

   十几万二鞑子,一阵狂轰滥炸,只是短短七八分钟时间,整个阵地一片火海。

   就连陈昊见惯了现代战争的威力,也默默的在心中感慨。

   炮弹威力,恐怖如斯!

   一枚105毫米口径榴弹炮,杀伤半径可达二十米。

   五十几门炮,短短七八分钟,砸下了四千多枚炸弹......

   这个威力!

   不敢想象!

   一时之间,就连陈昊都感觉自己的脑子......似乎不够用了!

   等到硝烟散去。

   整个二鞑子的战场上,人马都已经死伤惨重,大半的二鞑子缺胳膊少腿的,浑身布满了弹片,划开的口子就像是小孩子的嘴,甚至还要更大。

   原本看着炮兵炸的惊天动地,王大柱没精打采,以为没自己的事儿了。

   可是一看还剩下一小半的二鞑子,足足有四五万。

   王大柱立马来了精神。

   “报告军长!前方敌人还有很多,我申请跟随装甲团出击!”

   王大柱义正言辞,举手敬礼。

   陈昊自然知道王大柱的想法,一脚踹了上去:“你他娘的!当了师长还不老实!”

   “去吧!好好打!别给老子丢脸!”

   “是!军长!”

   王大柱高兴坏了,连窜带跳跑到了一辆轻型坦克旁边,麻溜的钻了进去。

   “所有坦克听令,目标,正前方二鞑子大军!全军出击!碾压!”

   王大柱攥着车载无线电,牛皮哄哄的发号施令。

   虽然他的命令一点儿也不专业,但是大方向没问题。

   各个车长同时应和,上百辆坦克同时发动。

   刹那间,钢铁洪流带着碾碎一切雷霆万钧的气势,朝着二鞑子发起了冲锋。

   梅冒兵的步兵紧随其后,步坦协同已经是常态化操作了。

   就算对方可能也有步枪,能打穿坦克?

   王进宝运气不错,躲过了第一轮的炮击。

   他从尸体堆了爬了出来,噗噗噗的不断吐着嘴里的土和血。

   忽然,他感觉到地上开始震动。

   “不好,南蛮子隐藏了骑兵!准备战斗!准备战斗!据马桩!”

   王进宝声嘶力竭的喊道。

   不得不说,他还是有点儿东西的。

   很多士兵被炸的暂时失聪,却还是从王进宝的手势里收到了命令。

   很快,残存的二鞑子摆出了一个松松散散的防御阵型。

   王进宝在亲兵的搀扶下,站到了队列的中间。

   他费力的抬头朝着前面看去。

   “卧槽!”

   “这是什么!”

   “是他们说的那个亲亲唐个!”

   “是亲亲唐个!”

   王进宝也是做足了功课的。

   对锦衣卫的轻型坦克,也是早有耳闻。

   今日一见,果然和传闻中类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