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穿越锦衣卫:我不想再用加特林了

第663章 舒尔贝入吉林(上)

  舒尔多克投降的消息,很快通过电台,传到了后面的临时指挥部。

   王大柱拿着电报,笑呵呵的对着陈昊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啊!”

   “又有了个外籍军团第三军!”

   指挥部中的人同时哈哈大笑。

   陈昊也是笑了笑,转头看了一眼阿基库道:“这次阿基库功劳很大,等会儿发文全军表彰一次......”

   王大柱应了一声,记下了陈昊的命令。

   站在旁边的阿基库激动坏了。

   对于他来说,能让陈昊亲口夸赞一次,比什么奖励都棒。

   陈昊继续对着阿基库道:“你通知李三河的独立师准备一下,他们马上从你的外籍军团第一军剥离出来,加入到外籍军团第三军去!”

   “另外......”

   陈昊沉吟了一下,对着赵得柱说道:“既然这边的事儿结束了,咱们就按计划返程吧!”

   “给梅冒兵发电报,就说咱们从吉林走!”

   “关外这个天气,眼瞅着就要入冬了,一旦下雪了,咱们就被动了!”

   “是!”

   屋内众人异口同声答道。

   .......

   当天。

   外籍军团第一军的独立师,在师长李三河的带领下,朝着黑龙江城进发。

   而华夏人民军的大部队,则是从博尔多城,沿着驰道开始向着吉林方向转进。

   舒尔多克对黑龙江的掌控力还是很不错的,改旗易帜几乎没遇到任何的阻碍。

   平不二出城前,整个黑龙江城已经换成了华朝的龙旗。

   他押着孝庄太后,和鞑子大象皇帝福全的尸首,快马加鞭的追赶大部队。

   舒尔多克特意把自己的大儿子舒尔贝派了出来,领着1000兵马护送平不二。

   用舒尔多克的原话就是:“犬子不成器,此次既是护送先生南下,也是想去陛下跟前听候差遣,历练历练.......”

   平不二心里跟明镜一样。

   这是舒尔多克拿着自己儿子当投名状,给自家陛下表忠心呢。

   不过他也不揭破,笑眯眯的带着舒尔贝一起出发了。

   等到平不二追上大部队时,已经过去八九天了。

   大军已经进了吉林范围,驻扎在阿勒楚喀城。

   舒尔贝第一次接触到华夏人民军,看什么都觉得好奇。

   无论是装甲车、坦克,还是卡车或者是突击车,甚至是士兵们穿戴的凯夫拉防弹衣和防弹头盔,他都兴冲冲的看个没完。

   平不二已经提前得了陈昊的指示,任由舒尔贝参观。

   所以舒尔贝也是过足了瘾。

   除了亲手试射了八一式自动步枪、汤姆逊冲锋枪。

   他甚至还驾驶着装甲车开了一段路。

   当他第一次亲自把装甲车开动起来时,舒尔贝兴奋的都快忘了自己叫什么了。

   一直到了阿勒楚喀城下,舒尔贝才恋恋不舍的放下所有的新式装备,跟着平不二一起进城。

   不过进城前,还发生了一点小插曲。

   阿勒楚喀城是鞑子阿勒楚喀副都统的辖区,也是鞑子副都统行辕所在地。

   当初梅冒兵严格按照陈昊的指示,稳扎稳打,一座城池一座城池的打过来。

   阿勒楚喀城反抗的尤为激烈。

   守军足足坚持抵抗了两个多小时,才被全歼。

   后来守备部队接手驻防,城里还有些鞑子余孽,时不时的搞些小动作。

   为了震慑宵小,守备部队的指挥官命令,把抓住的鞑子余孽在四门枭首示众。

   所以舒尔贝等人从北门进城时,第一时间看到的,就是悬挂在城外的一排排人头。

   舒尔贝顿时就是心中一震。

   如果说,从黑龙江城出发之时,舒尔贝对于投降华朝,还觉得彼此算是平等合作。

   那么经过之前,对华夏人民军武器装备近距离接触之后。

   舒尔贝现在对华夏人民军的恐怖实力,已经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

   再看到阿勒楚喀城外的一排排人头,舒尔贝下意识的就觉得自己脖颈处发凉。

   他的心中暗自庆幸。

   幸亏当初自己和阿玛果断投了华朝,否则现在外面挂着的那些脑袋,说不定就是自己爷俩了。

   经过了这么一个小插曲,当舒尔贝进入临时指挥部,看到陈昊时。

   他第一时间噗通跪倒在地,嘴里恭敬的扬声道:“罪臣舒尔贝,叩见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嘴里说着话,他的动作却是一点儿也不慢。

   三跪九叩首,一丝不苟的完成了。

   随后,就这么老老实实跪倒在地上,连头也不敢抬。

   陈昊看到舒尔贝的反应,自然明白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

   他笑了笑,开口淡淡的说道:“舒将军青年才俊,起身吧!”

   舒尔贝再三谢过恩之后,才恭敬的起身站到一旁,甚至都不敢抬头去看陈昊。

   他只是在心里琢磨:陛下的声音听起来好年轻啊!

   早就听说,华朝皇帝陛下不过二十许人,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年纪。

   真的是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