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穿越锦衣卫:我不想再用加特林了

第125章 大征兵

  顺着王大柱指的方向,陈昊也皱起了眉头。

   远处的原始森林边缘,一个锦衣卫的战士,正蹲在树上冲着这边拼命的招手。

   “老吴,是你的兵?”

   陈昊开口问道。

   吴三省摇摇头:“不可能啊师长,咱们的兵都在车上呢!”

   陈昊一想也对,第五旅的战士们要么留守重机枪和迫击炮阵地了。

   要么在卡车上追击鞑子,远处那个战士绝不可能是第五旅的。

   王大柱眼神儿不错,他惊讶的对着陈昊说道:“师长,是何必那个连队的侦察兵!”

   “他们头盔上的白色老鹰,还是我亲手给他们画上去的!”

   侦察团里每一个连队,都有自己的代号和吉祥物。

   大到狮子老虎,小到羽箭和子弹。

   都会被战士们选做连队的吉祥物,画在头盔上。

   何必的这个连队是优秀连队,所以他们的吉祥物是王大柱亲手画的。

   陈昊看了看那个画的跟小鸡一样的老鹰,很是无语的踹了王大柱一脚:“你他娘的画不好就别画,整的好像咱们士兵脑袋上长个小鸡仔一样!”

   王大柱只能嘿嘿傻笑。

   陈昊在队伍里办扫盲班之前,王大柱连大字都不认识几个,能画成鸡仔已经很不错了。

   “再开快点儿,朝着那边开!”

   陈昊拍拍车头,对着司机大声说道。

   不到一分钟后,陈昊这辆卡车赶到了树下。

   树上的士兵直接跳进了车厢:“师长,俺是侦察团第九侦察连列兵王小五。”

   “俺们连长带着人跟进去了,让俺在这里等大部队,告诉大部队里面是鞑子主帅!”

   “还有两千多鞑子,都是鞑子主帅的护卫!”

   何必果然说到做到,死死的咬住了鞑子逃窜的方向。

   陈昊大喜。

   只是稍一思索,陈昊果断决定抽出10辆卡车全速追击,同时命令王大彪带着的全地形突击车火速赶来支援。

   吴三省连忙阻止:“师长!穷寇莫追!”

   “这片森林绵延数十里,里面瘴气沼泽无数,就算是边缘也是处处危机四伏,您身系咱们锦衣卫和光复大明的大业,千万不能以身犯险!”

   高得定和王大柱也是连连劝说,就连报信的侦察连战士王小五,都苦苦哀求陈昊千万不能亲自带队。

   “唉!好吧!”

   陈昊也知道大家说得对,只是可惜亲手击杀岳乐的奖励了。

   三十万鞑子和二鞑子大军的统帅啊!

   这他娘的能奖励多牛的装备啊!

   最后决定,由新编第五旅第二团的副团长,兼第二团第一营营长丁德宝带人去追击。

   这个丁德宝,西城整编的时候就是个营长了。

   只不过因为摆老资格,又拉帮结派对付高得定,所以被陈昊树了个典型。

   原本陈昊以为他会干不下去离开锦衣卫,没想到丁德宝倒也是条汉子。

   真的就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兵,又累计战功升到了副团长。

   “师长同志!第五旅第二团准备执行追击任务,请指示!”

   只是一两分钟的功夫,丁德宝已经带着十辆卡车做好了追击的准备。

   他目光热烈的看着陈昊,大声的报告。

   虽然当初陈昊可以说是把他一撸到底,可是现在的丁德宝经历了这么起伏,反而成熟了。

   他是打心眼里觉得锦衣卫第一师,是个好队伍。

   陈昊当然也记得他,拍了拍他的肩膀:“去吧!”

   “鞑子什么时候都能杀!”

   “但是兄弟们损失一个,都是我无法承受的代价!”

   “活着回来!”

   “把何必他们,活着带回来!”

   陈昊语重心长的交待了一番,士兵们红了眼眶,丁德宝也感动的热泪盈眶。

   “保证完成任务!”

   所有出征的士兵,全都大声喊道,随后登车追击!

   陈昊目送着大家进入了密林,一份心思也就此牵挂了过去。

   ......

   虽然鞑子和二鞑子彻底溃败了。

   但是锦衣卫的人数确实太少了些。

   不少敌人还是钻了空子,翻过山坡,从空挡处逃走了。

   也有些逃到了密林里,没走多远就被沼泽、瘴气和山林野兽所吞噬。

   至于说耍小聪明,原路返回到之前驻扎的老营地的,临死之前经历了他们人生中最恐怖的噩梦。

   梅冒兵的第二旅和装甲团的坦克,直接让这些鞑子和二鞑子,见识了什么叫钢铁洪流,什么叫步坦协同。

   鞑子和二鞑子,进攻是不可能进攻的。

   这辈子都不可能进攻的了。

   朝着会跑会打炮会开枪的铁盒子冲击,那不叫进攻,那叫作死。

   可是再掉头跑,炮山火海等着他们呢。

   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一点点被击毙,被碾压,被屠杀。

   濒死和绝望的哀嚎声,响彻了漫山遍野......

   一直到了晚上,整个战场才算是安静下来。

   行政院院长顾炎武也赶到了。

   当然,他可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带着一支庞大的民夫队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