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清高言官的火葬场20
严丞相病了,病得很严重,传出来的消息,都说已经起不来床了。
像是恶疾一般!
连皇上都派了好几个御医前往,都没能治好严丞相那满身的死意。
在这件事情的调剂下,北威侯府通敌之罪也查清楚。
朝堂上,根据这次大理寺主审官员的说词,书信确实存在伪造的嫌疑。
顾元嘉安静的站在人群中,淡淡的看着这像儿戏一般的闹剧。
一下仅凭几封信就要判定罪名,一下又说书信可能是伪造的。
感情一开始对于最为证据的书信,就是一块砖。
需要用何种方式存在的时候,它就必须按照导演的要求存在着。
这不是儿戏,是什么。
顾元嘉也不知道自己这次的出手,让杜志尚躲避了原本的剧本,会不会出现什么其他的变故。
所以,在杜志尚庆幸自己无罪的时候,顾元嘉却谨慎的保持着冷静。
皇上不会这么容易就让杜志尚无罪释放的。
他想要做得事情,是必须要做成的。
谁让他是皇上呢!
如果,还没等杜志尚高兴多久,刑部尚书就站出来,指责杜志尚德不配位,“皇上给予北威侯多大的信任,可是,北威侯带着几十万的大军去了边关,还是没能把匈奴赶出大杨土地,让大杨连连失去好几座城池。”
“边关子民也是我大杨的子民,就是因为北威侯的无能,才让大杨在和匈奴的战斗中,连连败退。”
“我们大杨其中的损失,是难以估计的,北威侯需要负全责。”
此话一出,不少大臣纷纷站出来指责杜志尚的无能。
好像如今边关人民遭受的一切,通通都是因为杜志尚而造成的。
顾元嘉:“……”
来了!
他就说嘛!
这么简单的放过杜志尚,绝不是狗皇帝的做事风格。
其实这事完全和冤枉杜志尚通敌罪一样,都是无中生有。
杜志尚带着大军赶到匈奴,首先就拿下两场胜利的战争。
可是,还没等他乘胜追击的时候,就被冠上了卖国通敌的罪名,转而被押送回京城。
大杨的名将早就没有几个。
杜志尚这个将领一被押送回京城,留在边关的,就仅仅只是一个数字的大军而已。
这才被匈奴打得败了一场又一场。
现在这些人却无中生有的在这上面下手。
顾元嘉没有再像上次一般帮忙说话,而是淡淡的记下开口的那些官员。
这些人应该就是皇上的亲信了。
这次皇上也没有多此一举的来个‘元芳怎么看’。
显然上次顾元嘉的举动,还是让他有了想法。
草率的就直接给杜志尚判了一个‘失职之罪’。
“既然众爱卿都如此说,北威侯辜负了朕的信任,更辜负了天下所有人的信任,害得边关民不聊生,按律当斩,但是顾及到北威侯府世代都忠心耿耿,顾免其死罪。”
“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夺去北威侯的爵位,杜志尚杖三十,杜家全部发配岭南。”
众臣闻言齐齐下跪:“陛下英明——”
顾元嘉跪在人群中,心也落到了实处。
他是有猜想,皇上可能还是不想放过杜志尚,但是其他杜家人,应该也是发配。
这和原本的剧情重合。
但没想到杜志尚只得了三十大板的罪。
不管怎么样,好歹性命是保住了。
不然,顾元嘉觉得自己又要白几根头发想办法救人了。
这样就很好。
所有人都去了岭南。
皇上也终于把自己未来的敌人送到了一队。
而他也可以放杜春玲离开顾府了。
下朝回家,顾元嘉让下人把杜春玲叫来。
等了一会儿,人来了。
“找我什么事情?”杜春玲问道。
“北威侯府的处决下来了。”顾元嘉淡淡的道。
“真的?”杜春玲大喜。
自从在长乐公主那里知道了事情可能会有转圜之后,杜春玲就安心地等着结果。
只要家人命保住,其他名利,北威侯府地荣誉,不要就不要了吧!
大家都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嗯!”顾元嘉点头,手上的动作没停,在写着什么。
但也没有忘回答她的问题,“剥夺北威侯府的爵位,杜家人发配岭南。”
“岭南?”杜春玲吃惊。
好熟悉的地方。
“对!”顾元嘉嗤笑一声,“就是岭南。”
“等你去了岭南,也可以方便去看看明朗他们。”
杜春玲满眼迷糊,去岭南?
她?
还未等她问这话什么意思的时候,面前出现了一张纸。
是她进书房,顾元嘉就一直写着的纸。
杜春玲不解的看了一眼顾元嘉,在他的示意下,她微微低下头。
休书二字,明晃晃的映在眼中。
杜春玲顿时瞪大眼睛,眼眶瞬间红了,“你……”
杜春玲猛地抬头,死死的瞪着顾元嘉。
休书,这人居然要休了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