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第61章 当他是死的不成?

  “怎么能一样?”郑士元叹道:“咱们这几个呢,是知情不报,是玩忽职守,韩大人直言上谏。”

   “纵然有失礼之处,可这也是韩大人的本职。”

   他们几个没有做到自己的本职,自然是该罚。

   韩大人将本职做到极致,那自然就是该奖了。

   顾晨:“……”

   是这样?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自己送了那么多好东西。

   难道,不该网开一面?

   不对啊。

   既然老朱喜欢老韩那个调调,那自己当御史的时候。

   咋不喷他一脸口水呢?

   啧,真是亏了!

   如果可以重来,他非得呲他一脸的口水不可。

   历史上,李善长也帮了老朱很多,他的贡献比刘伯温还大,可也因为一个知情不报临老时赐死。

   啧,果然是眼底不揉沙子。

   洪武十一年,八月十八。

   庄浪县的麦子全都收割完成,此时庄浪县内共有三个村子,都拥有八百亩以上的梯田。

   顾晨有些期待地,带着县衙的人亲自去甘泉村收税。

   郑士利拿着算盘和账簿,路上轻声为几人预算着,今年大概能收到多少税粮。

   “按理说,耕田一亩,小麦能产两石左右量。”

   “可惜咱们这儿的地不怎么好,每亩都只有一石半的小麦。”

   “按照朝廷的规定,咱们县应该一亩地交税一斗,也就是十八斤粮。”

   江浙等地几乎是一亩八斗,比起来是真的几乎没有。

   “甘泉村平地,加梯田,每家大概有二十一亩的地。”

   “所以,每户人家,几乎都需交三百七十多斤的税粮。”

   “因此地贫瘠,朝廷早已经免了咱们县的户税、和各种别的税。”

   “拿甘泉村来说,村里头共有有四十八户人家。”

   “咱们大概能,收不到两万斤左右的税粮,这也是,咱们县十一个村里,最多的。”

   最多的村,税收也才一百石粮食。

   按这样算,十几个村加起来,都没有一千石的税收。

   你就说,惨不惨吧?

   其实说白了,还是吃了人口不多的亏。

   若是人口多了,开荒就多,每村都有百来多户的人家,每户都有二十多亩地,那税粮也就上来了。

   当然,如果人口够多,这里也不会成为下县了不是?

   想到这里,顾晨忽然看向了温知辉。

   “我看了洪武八年的税收册子,那年庄浪县整个县,就只交了五十石税粮是也不是??”

   别看大家平均都有十五亩地,可里头的粮食长的又不好,这都还不够人家自己吃的。

   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就收那么一点粮食。

   你总不能逼迫人家交税,活活地把人家给饿死是吧?

   所以从前,庄浪县就没有几户人家,能把这个税给交齐的。

   都是让看自己家的情况,能交几斤就交几斤。

   七千多斤的粮食,还不够江浙路上损耗的呢。

   当然,人家种的是水稻,亩产能到四五百斤的大产量。

   而庄浪只适合种小麦,根本就不适合水稻。

   这怎么比?

   能比么?

   “是啊,知县大人。”温知辉满脸羞愧:“惭愧啊,好在知县大人来了,今年税收才稍微好看了些。”

   再好看也没那么好看,今年的税粮总共也才八百多石。

   不过和往年比起来,已经好了不少。

   做人不能太贪心,能慢慢变好,那就是好的。

   甘泉村的村民们,今天都挺高兴的,今年粮食的丰收,证明他们没有辜负近两年的劳作。

   最起码,今年肚子是饿不着了。

   大家都排着队拿出自家的粮,把它们倒入衙门的粮斗里头。

   这是他们第一次,面对交税时不再束手束脚。

   而那些梯田还没开始的村庄,就只有羡慕的份了。

   纷纷围在顾晨身边,问他们什么时候去他们那边开始制梯田。

   顾晨表示:“一个个地来,你们要是得闲,那就自己先干着,或者大家都行动起来。”

   “按照顺序全力帮一个村子干活,等这个村子的梯田做好了以后。”

   “人家也来你们村里,帮你们干活,这样就会快上许多。”

   反正平田又种不出来多少粮食,何不就一鼓作气,全都把力气,用在制梯田上算了。

   这个决定大家都说好,都说让顾晨说好下个村到谁。

   顾晨也不好厚此薄彼,只好让大家抓阄也就是了。

   让老天爷定,老天爷说,让谁先填饱肚子谁就先填饱肚子。

   “相公是个好官儿。”

   晚上,苏婉盈在桌子前纳鞋子,看着在灯下埋头算账的丈夫,忽而忍不住莞尔夸赞。

   “怎么说?”

   听到妻子说话,顾晨放下账本,颇有兴趣地问道。

   苏婉盈放下鞋子,笑道:“我在闺阁的时候,听身边的丫鬟说起过,咱们县,上位县令大人为了多收些税。”

   “让知府满意,让上头的人满意,让自己的乌纱帽更加稳妥,不仅逼着百姓日夜劳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