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第101章 我叫马三保,不叫马狗儿

  顾晨等人离开福建的时候,百姓们个个流着泪相送,不停地给几人塞、丢煮好的鸡蛋和馍馍,还有各类他们认为顶好顶好的东西。

   “大人,留下来吧,别走了,留下来吧~”

   几家欢喜几家愁,百官地主虽然哭得挺惨的。

   可百姓们却是高兴得很,他们甚至不希望御史们离去。

   因为他们不知道,御史离开之后,官员会不会又恢复原样,继续如从前那般欺负他们。

   因为人太多,廖永忠、周德兴、赵庸、张赫几人不得不亲自在前方骑马开道,送几人出城。

   “几位大人,一路珍重。”

   顾晨和廖永忠视线对上,明明是有千言万语要说,却最终也只能无言告别,一切尽在不言中。

   路上,余敏不禁叹息道。

   “可惜了,来时高老还在,咱们谈天说地好不痛快,如今高老却……不过也算是为国捐躯。”

   陛下给了忠献二字为封号,奉也,虽然秦桧也是这个谥号。

   可是怎么说呢,每个谥号在每个人身上都是不同的。

   “听说,高老的儿子,陛下直接许他入了翰林院为编修,又给人赐了宅子,还赏了百金,老妻也得了诰命。”

   陛下难得如此大方,同僚们都觉得老高死的值。

   顾晨:“……”

   老高怎么想的他不知道,反正他是觉得生命可贵,怎么能说值不值得呢,不过这也是文人一生所追求的了。

   得个好谥号,封妻荫子,光耀门楣。

   是自己来自于现代,没有人家的觉悟罢了。

   洪武十七年,傅友德、蓝玉、沐英在平云南之战中大捷,沐英被老朱留在云南永镇。

   傅友德和蓝玉则班师回京,还顺便带回了一群小俘虏,其中有个小俘虏跟个小刺猬似的。

   对着押送他的士兵又咬又踢,一点儿也不听话,眼底满是仇恨,恨不得吃这些让他家破人亡明军肉,喝他们的血。

   “臭小子,还挺犟,若不是看你生的眉清目秀又会读书,识得几个字,早把你给砍了。”

   “你好好的,别闹了,跟着将军们吃香的喝辣的不好么?”

   “再敢不听话,砍了你!”

   千户王刚其实挺理解这孩子的,他本来是云南贵族出身。

   霎那间家破人亡,父母皆亡,换谁也接受不了啊。

   “呸,滚开,谁要吃香喝辣,认贼作父,滚……”

   不到十岁的少年恨透了眼前的人,怎么都不可能屈服。

   “二弟,别闹了,将军,我弟弟还小,您别和他计较。”

   年长一些的马文铭就聪明多了,一边呵斥自己弟弟,一边给王刚道歉,生怕弟弟被人一个冲动砍了。

   这天蓝玉喝多了酒,见他如此烈性,忍不住起了逗弄的心思:“小子,你叫什么名字?”

   战场上的杀神不是开玩笑的,马三保就算是再犟。

   可他也知道自己面前这个人,不是个好说话的主儿。

   “马三保~”

   在哥哥眼神的示意下,他到底没把口水吐人身上。

   “这名儿不好听,我给你改一个。”蓝玉叉着腰想了半天,笑嘻嘻地道:“你就叫马狗儿,以后就跟着我如何?”

   陛下都喜欢,给他身边的太监,取名什么黄狗儿,王狗儿,张狗儿,说是这是忠心的意思。

   好,那他就给自己的随从,整个马狗儿呗?

   “我呸。”

   小三保可忍不了这个名,不顾哥哥的阻拦就吐了口水。

   “你特娘的才是狗,你全家祖宗十八代都是狗。”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生来就是马三保,我一辈子都是马三保,我不是马狗儿……”

   蓝玉什么时候被这么对待过?

   被吐口水,还被骂祖宗十八代都是狗?

   想死?

   他眼底闪过一丝寒光,当即就掐住了马三保的脖子。

   “你敢吐老子,信不信老子弄死你?”

   马三保被他单手掐着脖子拎起来,脚离开了地面,小脸迅速涨红,小腿也不停地蹬着。

   双手还不停扒拉着蓝玉的手,然后死命地掐他的手。

   可蓝玉是何许人也?

   一点儿痛的感觉都没有就不说,手还越发地用力了。

   “将军,将军,我弟弟还小,他还没有十岁,求求你,看在他不懂事的份上放过他,求求你了将军。”

   马文铭被吓坏了,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求饶。

   满眼含泪,担忧地看着自家弟弟,这可是他最后的亲人了。

   “砰。”

   “咳咳~”

   蓝玉把人丢在地上,小三保立刻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马文铭上前搂过弟弟,心疼地为他抚背。

   只见蓝玉蹲下身来,再次问道:“咱最后再问你一遍,你是要叫马三保呢,还是要叫马狗儿呢?”

   他的手已经握在剑柄之上,仿佛下一秒就会杀了他。

   马文铭吓坏了,赶紧哄着弟弟:“将军问你话呢,你快快告诉将军,你要叫马狗儿,不叫马三保了。”

   尊严哪里有活着重要?

   活着才有希望,死了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