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秦:腹黑始皇,在线吃瓜!

第210章 冯去疾:完了,我被夹住了!

  “哎,都是闲聊,全当扯淡。”

   赵龙笑着说道,“咱们就当个乐呵。”

   “先生说的是,权当乐呵,人嘛,自然要多一点的乐呵的。”

   冯去疾又是一笑,缓缓说道。

   “呵呵,还是你老冯有趣啊。”

   赵龙也是一笑,这老头,倒是挺会说话的。

   “对了先生,前些时候,老李他们,是否跟先生说起过什么……儒道?”

   冯去疾又马上问道。

   “儒道?老李他们倒是没说……”

   赵龙说道,“不过老赵他儿子还有那个老蠢,倒是说了不少。”

   嗯?

   老蠢?

   老蠢是谁?

   冯去疾稍稍一愣,继而恍然。

   哦,淳于越是吧……

   也就他了!

   “他们说起儒道了?”

   冯去疾问道,“那老赵……可否说了什么?”

   “老赵啊,老赵可对儒道没啥好感。”

   赵龙笑着说道,“都是他儿子和老蠢一直在念叨着来着。”

   什么?

   陛下对儒道并没有什么好感?

   不对吧?

   冯去疾听了,心里一阵狐疑,陛下竟然对儒道没什么好感,那又为什么要转头对自己说准备施行儒道呢?

   “果真?”

   冯去疾狐疑道,“那,先生有没有说起过什么新的……儒道?”

   “新的儒道?”

   赵龙听了一愣,思索之后,这才讶然道,“哦,你说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吧?”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对对对,就是这个!”

   冯去疾说道。

   果然,还真是你说的啊?

   “那也不是新儒道啊,是汉朝时候都有了。”

   赵龙说道,“距今都2000多年了也……”

   两千多年?

   冯去疾心说,您甭管多少年,反正肯定在我们后面就对了。

   “那这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底是有何效果?”

   冯去疾问道。

   “这个不都知道的嘛?”

   赵龙说道,“后面2000多年一直流行的就是这一套啊?”

   嘶?

   这一套新的儒道,竟然能流行2000多年?

   等等……

   冯去疾问道,“难道您说的这个汉朝他传了2000多年?”

   “汉朝没传那么久,不过汉文化倒是流传那么久了。”

   赵龙笑着说道,“所以汉朝的儒道,你别看现代人对这一套都是充满着批判的,但是在古代可是起到了很强的凝聚权贵和氏族的作用,要是没有这一套理论体系,汉文化就不可能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那更不可能流传下来。”

   “那他究竟有何好处?”

   冯去疾忍不住问道,“和汉朝之前的儒道,又有何不同的?”

   “哎,你说这个啊?”

   赵龙笑着说道,“其实老赵他们当时也问了来着……”

   陛下他们问了?

   这我知道!

   冯去疾心说,陛下要是不问又从哪里得知呢?陛下要是不知道,又怎么可能跟我讲起呢,肯定都是你的功劳?

   赵龙接着说道,“其实汉武帝推行的这个新的儒道,是外儒内法,是借着儒家的名义把法家的治国策论吸收了进来,同时还吸收了阴阳家,道家这些流派。”

   果然……

   冯去疾心说,这和陛下说的,可真的是一模一样啊……

   “它的变化就在于,不光是以前儒家强调的什么爱和仁了。”

   赵龙说道,“是打着爱和仁的名义,可以用律法来限制所有人了,我是为了你好……”

   “什么你是为了我好?”

   冯去疾一愣,一脸困惑。

   “我是说,他这个名义,可以说是我是为了你好。”

   赵龙说道,“谁说你了啊?我说的是儒道!我因为要对百姓施行爱和仁,所以,我就得用律法来限制,来保护,你说,这样是不是更名正言顺了一点?我出发点是好的,我还穿着这么一套衣服,我不就更正大光明一点了吗?”

   “哦?确实有这么点道理……”

   冯去疾听了,哑然失笑。

   “有这么一个理论和名头在,那最喜欢儒道的是什么人?底层士族!”

   赵龙说道,“毕竟底层士族们是最需要儒道的,而不管是儒道还是周礼,都是他们的一个很有力的保护伞,他们能不支持吗?”

   “若是得利,自当支持。”

   冯去疾听了,眯眼说道。

   “那当然了。”

   赵龙说道,“与此同时,这个新的儒道,还得加入道家,阴阳家的理论。这一套,都素为了保护皇权的。”

   “保护皇权?”

   “君权神授啊!”

   赵龙说道,“提倡了个因果轮回,这是功德问题。为啥他刘家能当皇帝?那都是祖宗的功德,是上天的赐予,这叫顺理成章,名正言顺。名正言顺,还是老天的意思,你能反对吗?你不能,所以,你得安心接受我的统治!这是我的命,也是你的命,全特么是命,小伙子,你得认命啊!认命才能有饭吃,不认命,你就没命啦!你懂我意思吧?”

   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