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八零,种田吃瓜,闷声发家

第162章 翻屋种地

  城里带回来的肉饼、糖糕一吃,大碗的炒米茶一喝,几个小伙子又死活要跟着孟盛一起去山外拉砖瓦。

   忒大一条粗腿,还看得见摸得着,此时不抱更待何时。

   孟盛后面办很多事都得要人帮忙,也不介意这些小伙伴们前面半年多以来对自己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

   跟几人勾肩搭背哥俩好的出门,开车往村外去。

   人活在世上,就不能较真,不管亲人还是朋友,哪有那么多全心全意的好。

   不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已。

   孟盛多活了几十年,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冯宜家准备完点心,又开始准备晚饭。

   让人干了活,不管其它,村里的习俗都得先供一顿饭,不然得被人讲究死。

   腊肉、腊肠洗了煮上,切点今天刚从城里带回来的新鲜猪肉,用酸菜炖了。

   再炸盘花生米,炒个小青菜,晚上的饭菜就差不多了。

   大火熬粥,慢火炖肉,等晚饭做好,孟盛那边也差不多都把砖瓦运回来了。

   大家伙简单洗漱完,坐一起吃晚饭。

   用以前一起爬山下河干的丑事下酒,一顿饭吃得大家热火朝天、笑声阵阵。

   气氛到了,关系也拉近了。

   孟盛又适时给几个小伙伴每人拿了两瓶好酒、两包好烟谢几人今儿帮忙,顺便说了后续家里修屋种药材等事情要他们帮衬。

   当然肯定不白帮忙,一人两块一天的工钱。

   顿时,孟盛的称呼就从孟老二,盛娃子变成了统一的孟哥。

   边上坐着听他们闲扯的冯宜家,顺理成章成了众人口中的嫂子。

   有酒有肉有朋友,几个年轻人闹到了半夜才回家。

   隔天一早,孟家院子又热闹了起来。

   孟长根、孟长茂、冯林、陈小山几人,不顾昨儿酒醉,大清早就带着家人上门干活。

   毕竟家门口能赚钱的机会真不多,一家好几口,一天十多块,不积极点可不行。

   四家二十多口人,男的给几间屋子盖瓦铺地,女的递砖递瓦、帮忙做饭,一群人紧赶慢赶两天就把屋子翻修了出来。

   接下来是种药材,村里一些人见几家人赚了钱,纷纷找上来自荐帮工。

   于是一百多亩的麦冬,知母种子,在孟盛的钞能力下,只用三四天就全部种进了雪水沁润过的土地里。

   然后又用了十来天,给山上经过一冬已经成活的桑树,梅树松了回土,施了次肥。

   忙忙碌碌中,时间飞似的进入了二月上旬。

   山里冬日凋零的景象开始被草长莺飞代替。

   渐渐温暖的阳光下,小草钻出大地,树枝萌发新芽,野花开始绽放,蝴蝶、蜜蜂翩翩飞舞。

   孟家村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春天,也迎来了繁忙不已的春耕。

   犁田、挖地、堆垄、育苗、打窝、点种、施肥,哪样都不是轻松的活。

   好歹是个隐形的富豪了,孟盛就没想过家里的地自己种。

   最重要的是每天累得要死不活,哪有精力陪媳妇儿不是。

   他经过半个月的观察,又跑去城里征求了父母的意见,果断把所有田地包给了干活最老实、家里壮劳力最多的孟长根一家子。

   因此,村里人都忙得脚打后脑勺的时候,孟盛跟冯宜家两人却闲了下来。

   天天不是沉迷人类繁衍的大事,就是研究吃吃喝喝饱口腹之欲,偶尔闲得慌就上山挖挖野菜,药材,再打打猎。

   小日子过得舒心惬意至极。

   这天,两口子难得早早起床收拾了,开车进了趟城,下午回村就拿上刚买的糖果、点心,去了趟冯春花家。

   冯春花男人陈文满,攒的两个月探亲假快结束了。

   明儿就是他们一家人离开村子去部队的日子。

   冯宜家刚重生的时候,得了冯春花这个远房堂姐不少帮助,眼下不管怎么说都得去送点临别礼物才像样。

   孟解放死了,陈文满作为孟家村年轻一辈中最有前途的男人要带家属随军,村里来送礼的人还真不少。

   小两口提着东西隔老远就听到了吵吵嚷嚷的声音。

   待走近院门,伸头一瞧。

   呵,偌大个农家院子,挤挤挨挨站得到处都是人。

   再一听大家车轱辘的话,不是夸自家做的干菜脆嫩干净,就是吹自己腌的咸鸭蛋流油好吃。

   希望陈文满和冯春花看在这些诚意满满的礼物,和乡里乡亲的情分上,提携提携家里的小辈。

   给男孩子弄去当兵,给女孩子介绍个靠谱有前途的军人。

   或者有合适的工作也可以多考虑考虑他们。

   人群中心的陈文满显然不太能适应这些乡亲们的热情,低着头僵着脸哄孩子,被叫住名字了才嗯啊两声算作回应。

   在村里向来能说会道的冯春花应付完这个,又应付那个,一张脸都快抽抽了。

   抬眼看到门口的孟盛两口子,顿时跟看到救星一样,忙扬声招呼:“宜家跟孟盛来了。

   快进来坐,我还说待会儿过去找你们借车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