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三百一十九章 密谋

  载涛走后,吕碧城与秋瑾一起来到了正厅。

   她们果然带着最新的《日日新闻》,吕碧城进门就说:“你看,日本人还是不服气。”

   李谕说:“不服气很正常,现在日本人狂热得很,一年之后还会更狂热。”

   也就是日俄战争胜利后了。

   秋瑾问道:“你准备怎么办?”

   李谕说:“简单,公开办个比赛就是。”

   吕碧城问道:“有把握吗?”

   李谕道:“不管是身体素质还是脑力,都不在话下。”

   秋瑾对李谕的脑子相当有信心:“有你在,大家就相信中国人不会比日本人笨。”

   李谕说:“单纯的身体素质上更拿捏,就日本人那个小身高,都怕说是欺负他们。”

   日本早期的身高的确不高,所以东北才会最早称其为“小日本”,并且很快流行全国。

   一直到二战后,他们才通过营养改善,比如大力推行牛奶等措施把人均身高提了上来。

   秋瑾说:“如果有女子比赛,我们姐妹俩也可以上!”

   李谕笑道:“确实够格。”

   聊天间,杨小楼又找了过来,他来是给李谕送戏票的。

   “李谕兄弟,今天茶楼有演出,我特意给你留了几张戏票。”

   李谕感激道:“多谢杨兄弟。”

   杨小楼说:“一点心意而已,谁叫你一次次给咱们争脸。”

   他应当也看了最近的新闻。

   秋瑾突然问道:“你是……当红名角杨小楼?”

   杨小楼说:“是我。”

   秋瑾又问道:“你今天也会登台?”

   杨小楼点点头:“当然会。”

   秋瑾高兴道:“太好了,我可是你的戏迷!”

   李谕说:“好说,那你们也一起去戏园子。”

   吕碧城却问道:“这家茶楼让不让女客进入?”

   杨小楼挠了挠头说:“好像不行。”

   秋瑾不以为意:“有什么不可以的,我们但去无妨!”

   目前京城除了少数几个茶楼,大部分戏园子都不卖女客的票。一般女子都是在家中听“堂会”,极少抛头露面去戏园子。

   不过秋瑾什么人啊,她才不管这一套,直接大摇大摆坐着四轮马车去听戏,也算京城的开创之举。

   李谕当然知道此事,于是说:“我们一起去,这次开汽车!”

   汽车就更拉风了。

   吕碧城讶道:“这……好嘛?”

   李谕满不在乎:“有什么不好的!”

   杨小楼说:“我先回去准备,静候各位大驾光临。”

   秋瑾还没有见过汽车,当李谕开出来后,颇为吃惊:“这是什么?”

   吕碧城给她解释:“是从洋人那买来的,叫做汽车,听说皇宫里太后也有一辆。”

   秋瑾说:“那我们的待遇倒是和太后一样了。”

   吕碧城摇了摇头:“我去过美国和欧洲,看到他们很多人都开汽车的,并不是只有宗亲皇室才能开。”

   秋瑾羡慕道:“我也好想走出国门去看看。”

   如今的道路铺装比例很小,好在李谕这辆车带有四驱系统,就当一个小越野。

   只不过由于没有地图,李谕也不像赵谦一样那么熟悉京城道路,所以绕了点弯路才到达戏园。

   进入戏园后,李谕又看到了肃亲王善耆和他的结拜兄弟川岛浪速。

   川岛浪速自然也发现了李谕,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然后才与肃亲王一起坐下。

   川岛浪速与肃亲王在二楼,是雅座,李谕三人则在一楼。

   李谕要了茶点和瓜子,然后磕了起来。不过只有他一个人在嗑瓜子,吕碧城和秋瑾并没有吃。

   如今这时候,女人在公共场合嗑瓜子、吐瓜子皮可不是什么雅观行为,她们能进戏园子已经很不容易,无法再做其他举动。

   李谕只得自顾自在那嗑瓜子。

   他好歹已经听了不少次戏剧,多少有点听出来京戏的味道。

   当杨小楼出场时,依旧是喝彩不断。

   差不多从光绪朝开始,或者说从慈禧开始,伶人的地位才开始有所上升。

   在过去,尤其是明朝及之前,伶人地位相当低,真的是下九流。

   大概雍正时期出现了一点改观,他废除了乐户政策,内廷伶人不再属于贱民或者罪人之后,反而身份高于一般太监。

   发展到后来,最后一任太监大总管小德张都是出身皇宫的南府戏班。

   民间伶人地位同样大幅提升,慈禧有好几个喜欢的名角,典型的就是老生行当一代宗师谭鑫培。

   因受到慈禧的喜爱和信任,民间很多称其为谭天王。

   ——晚清时期的“天王”。

   由于慈禧的缘故,众多达官贵族都以能够在堂会上请到谭鑫培助唱为荣,甚至有的王公大臣为了巴结慈禧,与其称兄道弟。

   李谕此时已经能够听懂一些唱词,不过对京戏的了解还是太浅薄初级。

   楼上的肃亲王则是大票友,一旁的川岛浪速甚至都要比李谕更懂。

   但川岛浪速听戏时,总会时不时放低视线瞧一下李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