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小说 穿书,我成了七个反派大佬的爷爷

第148章 小七,你想和照片上的人一样吗?小七:爷爷再见!

  临行前,小七抓着韩非的手不肯放。

   “妹妹,我们该上车了。”

   “我不想去!”

   “乖啦,快点松开爷爷的手,我们要出发了!”

   “我不想去!”

   小七抬起头,一双圆溜溜,可怜巴巴的大眼睛盯着韩非。

   韩非不去看,他知道小丫头一秒掉泪的绝技,但凡自己看一眼,她就会哭给你看。

   到时候心就软了,说不定真不让她去了。

   想到老顾那小闺女,韩非闭了闭眼,甩开了手:“小七,去吧。”

   “哇呜!”小七嚎了一嗓子:“爷爷,你不喜欢小七了,爷爷要赶小七走!”

   韩非叹口气,从口袋里拿出两张照片递过去:“小七,你想和照片上的人一样吗?”

   小七吸了吸鼻子,奶声奶气:“……爷爷再见。”

   目送两个孩子上车,韩非呢喃:“小七啊,可得瘦一些再回来。”

   童军是一个国际性的、按照特定方法进行的青少年社会性运动。

   童军运动的目的:是向青少年提供他们在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培养出健全的公民,最终目的是将来这些青少年可以为社会作出贡献。

   通过军事化管理训练,锻炼少年儿童的身体和磨炼意志品质。

   小六和小七被送到目的地,刚要进入大铁门,就被人拦下了。

   “请出示徽章。”

   世界童军徽章取自在地图上用于导向北方的“指北针”。

   此徽章的用意,在提醒每一位童军必须像指北针那样真实可靠地维护童军的理想,迈向正确方向。

   三个尖端,代表:童军诺言的三项主要内容!

   两边的五角星星,代表:真理与知识!

   环绕周围打结的绳子,代表童军运动的团结,无论如何拉,也拉不开,越拉反而越紧,代表童军运动更为团结。

   世界童军徽的颜色:徽章采用白色而以紫色为底。

   白色,代表纯洁。

   紫色,代表领导与帮助他人。

   小七从口袋里掏出徽章,奶声奶气问:“是这个吗?”

   看到徽章,那人才放行,但也只是让小七进去。

   小六忙找出徽章:“我也有,我能进去了吗?”

   “请。”那人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

   小六准备将两个行李箱推进门,又被拦住。

   “我不是已经可以进去了吗,还要检查什么?”

   “这些不能带进去。”

   “这都是我和妹妹的换洗衣服,还有零食,为什么不能带进去?”

   “里面什么都有,有衣服裤子,也有吃的,不会饿着你们。”

   小七扒拉了一下自己身上的迷彩服,气咻咻问:“里面的衣服都是这种丑兮兮的衣服吗?我不要穿,我今天穿过来就要换了的,我要穿自己的衣服!”

   “进去以后,会有人发给你们童子军制服,你们身上的迷彩服的确需要换下来。”

   “和这个不一样?”小七好奇问。

   “不一样。”

   “好看吗?不好看我可不要穿!”

   那人拿出一张照片:“你自己判断好看与否。”

   小七眨巴着大眼睛盯着照片上的人瞧,那人身上这一套,有点好看!

   头戴船型的榄豉帽,脖子上系有三角巾,看起来挺帅气的。

   “三角巾可用作急救包扎,胸口上的救生绳,可用作野外攀爬、垂吊等。除此之外,童子军还配有童军棍、童军刀,主要用于野外生活和急救。”

   “可以拥有一把刀?”小七兴奋地搓手手。

   她一直想要一把小刀,可家里的水果刀都放得高高的,她根本够不着。

   小七已经迫不及待往里冲,小六回头看看行李,最后只能追着小七往里跑,也不管行李了。

   一位温柔的女老师走来,笑问:“你们是韩程鎏和韩柒吧?”

   “我是小七!”

   “韩柒?”

   “对呀,也可以叫我这个,但是大家都叫我小七!”

   “我是韩程鎏。”

   “你们跟我来,我给你们拿衣服。”

   路上,女老师说起一些事情:“童军和女童军运动通常依照年龄和学龄被分成数个阶段,使得同一阶段的童军人员可以得到完善且合理的训练。”

   “这些年龄阶段的分法变化颇大,并且依照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环境而有所变化。”

   “本来童军是11到17岁,现在通常接纳儿童一般在6到10岁。”

   小七挠挠头,小脸满是疑惑:“可我还没有到六岁呢,为什么要叫我过来呢!你们是不是搞错了,我是不是可以回家看剧吃零食了?”

   女老师温和笑:“小七和小六就属于破格进入初学班,全班同学都比你们岁数大。”

   小七苦着小脸:“我又是最小的,我什么时候才能当姐姐!”

   女老师笑出声:“当妹妹被人宠着不好吗?”

   “我想当姐姐,姐姐可以管人。”小七闷声闷气,兴致不太高。

   女老师没忍住,伸手摸了摸小姑娘毛绒绒的小脑袋,把她头顶竖起的一根呆毛按下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