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洞螟

第七百八十二章 血铸金身与从革

洞螟 伏雨辰星 2159 2024-05-30 12:27

  毕竟,现如今师弋所掌握的螟虫能力虽然独一无二。

   但是,怎么看都不像是能够对抗神只的。

   现在,师弋解决不死之神的主要手段,还是三苗氏核心能力犬噬。

   并且,这还是受到了历史上,应龙吞蚩尤和夸父的启发。

   反倒是螟虫,在这方面并没有什么建树。

   不过,刚才那对话怎么想都不会无的放矢。

   师弋决定待会一定要好好看看,新得到的金属性螟虫,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能力。

   恰在此时,师弋脑海中那犹如走马灯一般的图影逐渐消失,师弋又回到了平常状态。

   而就在这个瞬间,师弋明晰了金属性螟虫了能力。

   每一只螟虫的能力,都是由常驻和核心两部分组成。

   像火属性的本能避险,水属性的无视痛苦,这些就属于常驻能力。

   而像鸩血、溶血这些需要主动使用的能力,就属于核心能力。

   金属性螟虫作为五只螟子之一,自然也和其他螟虫一样。

   这金属性螟虫的常驻能力,名为血铸金身。

   这项能力可以通过血液,记录宿主在某一特定时间的身体状态,并将之常态化保存。

   比如,身体在大量消耗体力之后,利用血铸金身将当前状态保存。

   那么,这个大量消耗体力的状态,就会被当做常态的身体上限。

   在不解除血铸金身能力的情况下,没有恢复的那部分体力,就再也无法恢复了。

   这样听起来,血铸金身似乎有些坑自己的意思。

   既然这样,那就换个角度,再看一次这项能力。

   如果师弋在精力转化和灭日佛盒的状态之下,用血铸金身记录下当前的身体状态。

   那么,由精力转化所获得的力量,以及灭日佛盒随时间所增加的肉身强度。

   就会变为一种常驻状态,一直维持在师弋的肉身之上。

   精力转化所附加的力量,其实还无所谓。

   毕竟,力量基于肉身强度,是存在上限的。

   而师弋体内的精血存量,不可已道记。

   每次使用精力转化所消耗的精血,对于师弋来说,完全就是九牛一毛。

   而灭日佛盒就不一样了,灭日佛盒除了增加三围属性之外,还会随时间不断增加肉身强度。

   肉身强度作为衡量肉体强弱的根基,那自然是越高越好的。

   况且,此时师弋的肉身已然到达化身境。

   在没有上升途径的情况下,灭日佛盒所增加的肉身强度,对于师弋而言弥足珍贵。

   而血铸金身的出现,不仅让灭日佛盒的加成效果即时生效。

   而且,还凭空翻了一倍。

   这对于师弋而言,绝对是一个比较惊喜的收获。

   不止如此,之前师弋一直发愁的欢兜血脉副作用的问题。

   也可以通过血铸金身这项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总之,这项常驻能力师弋还是比较满意的。

   除了常驻能力之外,金属性螟虫还有一项核心能力,这项能力名为从革。

   自古有云,金曰从革。

   意思即是,金往往由变革中产生。

   古人这句话说的没错,毕竟世间自动生成的金属极少。

   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经由人工冶炼而成的。

   而这项能力,也取了其中的变革之意。

   从革能力会让师弋身体当中得血液,产生犹如五行生克一般的性质变化,以此模拟五行衍变。

   通过这种生克变化,师弋可以凭空改变,身体之内天地元气的性质。

   一念及此,师弋直接动用从革能力,将体内天地元气的性质变成了火属性。

   接着,师弋直接动运转体内的冰道功法。

   随着功法开始运转,周围的温度竟然不断开始提升。

   师弋落脚处的草皮承受不住这种热力,呼的一下竟直接燃烧了起来。

   在从革能力的辅助下,师弋竟然从一名冰道修士,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火道修士。

   未免体内涌出的庞大热力,将周围的一切全部焚烧殆尽。

   师弋只得将体内的功法,给停了下来。

   虽然没有尝试另外几种性质变化,但是师弋知道。

   有从革这个具有变革性的能力,其他几种属性自己应该也能顺利使用出来。

   并且,如果深挖下去的话。

   师弋觉得,就算是五行属性所下辖的分支,也是能够捣鼓出来的。

   从革的出现,一下子将师弋从一名单纯的冰道修士,变成了五行皆可运用的全才。

   最妙的是,从革只是通过血液。

   来改变师弋身体之内,天地元气的五行属性。

   这让师弋根本不需要再修炼其他功法,仅凭借广寒至圣心诀这门冰道功法,就可以实现无缝切换。

   从革能力大大丰富了师弋的对敌手段,配合圆觉境层次的功法强度,可以令敌人防不胜防。

   师弋从一开始就知道,螟虫能力是不会令自己失望的。

   金属性螟虫的两项能力,放在师弋身上完全可以用如虎添翼来形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