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洞螟

第七百四十章 策反与活狱

洞螟 伏雨辰星 2166 2024-05-30 12:27

  鬼道在修真界当中,属于一个比较特殊的流派。

   鬼道的特殊性就在于,大部分修习鬼道的修士,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了。

   并且,这其中的绝大多数,生前都应该是修真者。

   毕竟,修真者对于生的执念是最为强烈的。

   不然,也不会踏上这条看似没有尽头,追寻永生的道路。

   而只有生之执念强烈的神魂,才会有更高的概率,在往生与现世的夹缝当中恋栈不去。

   并通过吞噬其他人的神魂存续自身,最终化为鬼物。

   生前接受过神识锻炼的修士,自然要比凡人的神魂强的多。

   这保证了在互相吞噬的过程中,修真者是更容易幸存的那一个。

   而一旦展开了吞噬,神魂必将变的越来越癫狂。

   毕竟,神魂代表了一个个体的根本。

   其中不止存在着最为本源的力量,同时也包含了一个个体,从生到死的所有信息。

   形容起来,就好像凡间所使用的路引,这一证明身份的东西。

   一个个体从生到死的信息何其庞大,又哪有那么容易被消化掉。

   即便师弋狩猎鬼物增强自身神识,也不敢囫囵吞枣收下整只鬼物。

   只留神念丝带,还要通过玉兔能力,将其上的附着的根性彻底抹除。

   经过两次筛选,固然会使得吞噬效果大打折扣。

   不过,为了安全也只能如此。

   如果直接吞噬,那些信息不仅无法消化,而且还会反过来影响吞噬个体。

   换言之,吞噬行为进行的越多,表现出来的混乱也会越强。

   最终,反应在他们的神念丝带上,就是一道道杂乱无章的根性。

   神魂与鬼物本质上是一种东西,他们的差别只在于有没有理智。

   鬼道之所以带有一个鬼字,那自然也说明了这一流派与鬼物有关。

   没错,鬼道流派的修士在转修之前,绝大多数都是鬼物。

   鬼物混乱的特性,使得他们根本不可能自主进行修炼。

   引路人是进入鬼道流派,几乎必不可少的存在。

   正是这一特性,使得尘堂可以掌握整个大陆,九成九鬼道修士的信息。

   毕竟,就算有野生的鬼伞。

   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被某只鬼物所得到了。

   哪怕这鬼物因此拥有了肉身,可作为一个混乱不堪没有灵智的个体。

   他连最基本的生存都难,更别说进入道途了。

   说来说去,其实只有一点。

   尘堂这个中立组织看似松散,不过鬼道的特殊性,让他们掌握了绝大多数鬼道修士的信息。

   隗鸿作为尘堂高层,自然对这些了如指掌。

   通过林傲略显暗淡的血液,其人很快就分辨出了,对方所使用的乃是鬼伞肉身。

   考虑到林傲并非鬼道流派,亦不像魂道之类可以夺舍的流派。

   隗鸿下意识的觉得,林傲可能是属于极其幸运的类型。

   也许其人曾在死亡之后,神魂恰巧没有进入往生与现世的间隙。

   在其神魂没有变成鬼物之前,又恰巧有一株成熟的鬼伞在附近。

   以鬼伞的稀有程度,这样的巧合出现概率极低,但也只有用这种巧合。

   隗鸿才能解释,林傲为何会拥有鬼伞肉身了。

   在心中得出一个看起来还算靠谱的答案之后,隗鸿不禁有些释然了。

   尘堂的宗旨就是保护鬼伞,以便延续鬼道这一流派。

   能在此地发现一具不在册的鬼伞肉身,对隗鸿而言,完全可以说是意外之喜。

   在隗鸿看来,才国一方人多势众,并且实力高强。

   心协镜早晚都要落在,陈抱一他们的手上。

   而师弋和林傲二人,全都难逃一死。

   介时,其人就可以将林傲的尸体带回去,重新孕育新一株鬼伞了。

   发现了林傲的鬼伞肉身之后,隗鸿更加坚定的倒向了才国一方。

   然而,接下来所发生的一幕,直接让隗鸿目瞪口呆。

   其人实在有些不敢相信,他自己的眼睛。

   只见,师弋麻利的从储物口袋当中取出来了一只玉盒。

   那玉盒的表面上,还不时冒出寒气。

   接着,师弋将那玉盒的盒盖打开。

   玉盒之内,整齐摆放着一朵朵黑花。

   它们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般,全部都处于绽放状态。

   隗鸿身为鬼道修士,又兼具尘堂高阶,对于鬼伞那可是再熟悉不过了。

   师弋手中这玉盒内装的,分明就是进入了成熟期的鬼伞。

   看到眼前这一幕,隗鸿不敢置信的用牙齿咬了咬舌尖。

   直到舌尖传来阵阵刺痛,隗鸿才相信眼前的一切都是真的。

   如果只是发现了野生鬼伞,并不至于让隗鸿如此惊讶。

   就好像林傲的鬼伞肉身一般,这种事情虽然稀少,但也是有发生概率的。

   然而,一次性发现一大堆鬼伞,并且还持有在一人的手中。

   这样的概率,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然而,这样匪夷所思的一幕,就出现在了隗鸿的面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