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冒牌盟主

三五零:龙裔歼灭战

冒牌盟主 赖老汉 2205 2024-05-30 12:31

  回到千民城已经七天了。

   扎着梅花八卦桩,楚腾达一边巩固基础,一边回想着当日的情形。

   千武宗废宗立朝,我自称王吗?

   即将入冬的天,气温不会超过两位数,楚腾达身上却散发着沸水般的热量,可他本人浑然不觉。

   他已经过了扎马步都会觉得累的阶段。

   如今的他,正陷入深深的思考。

   龙九州的话,到底有几分道理?

   废宗立朝,确实很可能是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

   首先千武宗的扩张是不能阻止的。

   其次千武宗只要存在,并且不受控制,圣元就必须为了戒备千武宗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而千武宗目前的扩张,本身就是不健康的。

   过多的人员导致素质参差不齐。

   各宗门代表人数已经超过寻常宗门的总人数,区区一个盟主已然应接不暇。

   光靠宗门的规章,也已经很难约束一些宗内强大的个体了。

   如果废宗立朝,那就不一样了。

   品行品德可以名正言顺的纳入规章制度。

   一部分不喜欢朝政的武者也会停止对千武宗的向往。

   最重要的是,废宗立朝,等于放权给下面。

   一个人独揽大权可不是好事。

   因为不管你这人多厉害,说到底也只有两只手两只脚。

   权利太大,一个人是管不过来的。

   如果在千武宗里,楚腾达想要放权,必须要考虑一件事。

   那就是被加权的人,个人实力如何?

   武林中人崇尚武力,你没点实力,空有权利,人家是不屌你的。

   但朝政就不同了。

   有实力的就是武官,没实力的就是文官。

   可以放心大胆的将权利下放,让没战斗力的人也可以牵制有战斗力的人,可以很轻松的达成内部纪律平衡统一。

   朝政律例,一定程度上,也比千武宗宗规有更强的约束力。

   再者,人是很奇怪的。

   武林人士不喜欢朝政才会行走江湖,但让他们自己开朝立政,他们又可以接受了。

   这可能就是人最基本的虚荣心吧?

   所以,开朝立政后,其实本身也可以让他们收敛些许。

   而废宗立朝最大的好处就是,千武宗可以不再是下位势力的身份,而是可以以平等的姿态,与圣元进行外交。

   可以委托有实力的第三方托管一部分的重要财物或者人员,以此为约束,签订一些协议,保证互不侵犯,相互尊重扶持。

   不得不说,龙九州不愧是近千岁的武者,见多识广。

   他一语点醒梦中人,只是一个意见,就让楚腾达和皇圣元所面临的问题,全都迎刃而解。

   说实话,楚腾达从来没想过,做上盟主就算了,自己居然有朝一日会有机会做皇帝?

   但且不说这个,想要开朝登基,楚腾达这边其实还面临着一个大问题。

   这也是龙九州叮嘱他,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龙裔!

   南云大理国背靠极北之地。

   在此之前,点苍派就与龙裔合作,不断地抓捕其他国家的国民和士兵,用以喂养龙裔。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

   不清楚。

   有什么好处?

   不清楚。

   龙裔为何会与点苍派合作而不是直接进攻人界?

   不清楚。

   唯一清楚的是,极北之地并不是真的在北方,而是一处与朝龙大陆平行存在的世界。

   它的入口遍布整个朝龙大陆。

   而南云大理国的入口,是所有入口中最大最通畅的一个。

   如今点苍派已灭,龙裔好像也开始因此而暴躁,不断地冲击入口,想要进入朝龙大陆。

   如果要废宗立朝,必须要排除这个隐患。

   否则别说千武宗,连圣元也会被波及,甚至整个大陆都会被失控的龙裔所吞没。

   只要龙裔还在,千武宗就绝对不能开朝,楚腾达就无法登基。

   只要龙裔还在,朝龙大陆的百姓就永远会受这些怪物的威胁。

   所以,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点苍派已灭,镇守入口的看门狗死了!

   千武宗又急需废宗立朝。

   【龙裔歼灭战】

   那天,在和皇圣元还有十位七脉武者的讨论下,得出了这个战略。

   投入战力:全大陆!

   由十位七脉亲自带军,以及全大陆所有上位武者全部投入。

   由南云大理国入口进入极北之地,讨伐龙裔。

   时间,就定在半年后,春分。

   众七脉已经开始在圈子里散播消息,让所有上位武者开始准备,该复健的复健,该准备粮草的准备粮草。

   这注定会是一场旷世大战。

   投入全大陆战力的一战。

   只要龙裔一除,朝龙大陆从此高枕无忧,人道盛世指日可待!

   千武宗了废宗立朝,与圣元结成战略合作,从此互惠互利,从零合游戏变为正和游戏。

   可以说,这次圣元和千武宗的矛盾,其实是整个大陆人道更上一层楼的契机。

   所以当时,楚腾达也答应了下来。

   “阿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