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我在长安斩过仙

第二十四章 有上古铁骑踏浪来

我在长安斩过仙 月明她倚楼 2090 2024-05-30 12:44

  音波朝他站立的位置铺压而来,途中掀起破砖碎瓦,岩石滚木,浩浩荡荡,威力摧枯拉朽。

   陈长安感受到凛冽的杀意,先是把疯癫男人,这个沧州屠城案中唯一的幸存者护到身后,紧接着斩仙心诀运转在藏名刀锋,自下而上扯出道半月型的光刃劈出。

   “轰隆!”

   两两撞击,力量相互低消。

   此刻的爆柱已然抵达夜空,待耀眼光华收敛,站立其中的赫然是休职在沧州的内务总管王连寺。

   “果然是你!”陈长安字字沥血道。

   “没错,是我!”

   王连寺夹杂着回音,沉闷阴利的开口:“陈长安,白天那时,我早就隐晦的提醒过,海面三十万白骨飘浮这件事,完全可以用沧州城百姓历代海葬为由搪塞交代,不管对于谁都说得过去,可你偏偏不听,偏偏要自寻死路。”

   “哦,是吗?我自寻死路?”

   陈长安手提藏名,步步沉重的靠近他,一字一顿:“三十万百姓的生命,他们哪个不是上有父母在家,下有儿孙满堂,姓王的,你自己断子绝孙不够,还要造这杀孽,啊?”

   “今日我陈某哪怕拼上这条命,也要为三十万沧州百姓,讨回个公道!”

   “哈哈,陈长安,这可就要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了!”

   有另外的声音响起在耳边,陈长安看去,一人手中提剑挡在他的面前,剑很熟悉,是他从石桥镇带回,后被陶圆盗走的水照剑。

   人更加不会陌生,正是第9原术.宰生的拥有者汾阳先生,那个从穿越之初便令陈长安提心吊胆的角色。

   “难怪在白敬虎府邸没有搜出来,曹副统领猜测的不错,水照剑果然是被你拿走的!”

   “哼,我拿走的何止水照剑,陈长安,既然来到沧州,就不要再活着离开!”汾阳先生打个响指,下巴高扬。

   砰!

   砰!砰!

   地面传来震动,夜雾朦胧中,四副表面泛动流淌不同光泽的铠甲朝这边走来。

   汾阳先生扯着嘴角的一抹阴冷道:“从三元观到小莲案,自始至终我与白敬虎的屠龙会只是合作关系而已,不久前给你送信指出他底细身份,目的嘛自然是借刀杀人,然后渔翁得利。”

   “我在长安那边布置有眼线,这水照剑,这五甲中剩余的四副巽甲,离甲,兑甲,坤甲,都是得来的利。”

   “果然!”

   陈长安只回应两字,因为跟自己当时在藏兵楼推测的结果完全相同。

   他握紧藏名,言辞锋锐:“让我猜猜为何要借刀杀人,因为你与白敬虎的目的相同,也觊觎大闵江山,同利之人,可以为谋,亦可为敌。”

   “你倒聪明,只可惜如此聪明的人,总喜欢自寻死路。”

   汾阳先生面皮扯出狰狞,举臂挥手,四副铠甲得到他的命令,砰砰砰的踩踏地动山摇的步伐,冲杀过来。

   要知道之前在甘泉村,仅陶圆一人身披坎甲,便差点令他命丧,而今面对四副同时进攻陈长安反而面不改色,神情自若,单膝蹲下藏名拄地,轻微闭眼指尖在刀柄颇有节奏的敲击。

   直到四副铠甲的杀招近在咫尺,陈成安蓄力已久的膝盖弹直,藏名锋利的刀刃斜挑向最左边的离甲,紧接着横划巽甲,然后剩余的兑坤二甲。

   动作连贯,一气呵成。

   收刀的刹那,只见四副铠甲表面裂出条细弱蚊毛的罅隙,越来越宽深,粗广,往浑身各个部位蔓延,最后节节崩坏,块块坍塌。

   一刀破四甲!

   “这……怎么会这样?”汾阳先生骇然。

   陈长安呵道:“上次甘泉村差点死在坎甲手中,曹副统领说在白敬虎府邸中没有搜出剩余的四甲,当时我既猜测出会与你相关,又怎么可能没有准备呢?”

   “上古五甲之所以强大,因为他们表面镌刻有金木水火土的卦象符号,可以吸纳周围的五行力量,而得于斯者,往往毁于斯,坤六断,坎中满,离中虚,巽下断,只要掌握卦象规律,要破甲,并不难。”

   “哈哈!哈哈哈!”

   汾阳先生仰天大笑:“好,很好陈长安,士别三日,倒真是令我刮目相看。”

   “那你……”

   他眼神骤然紧缩,喝问:“能掌握宰生的规律嘛!”

   律字出口,第9原术.宰生发动,磅礴无形,能主宰生死的力量汹涌铺开,陈长安则在第一时间运转第6原术.反矩,于是,当汾阳先生的气场笼罩在头顶之时,他感觉心肝脾肺肾全都得到大补滋养,强壮的不行。

   能坚韧不拔连舔校花三万年的心。

   能昼夜不歇连捅校花三万年的肾。

   “陈长安,你果然觉醒了原术.反矩!”

   汾阳先生冷讥一句,手提水照剑几个跨步闪现到陈长安面前,迎头劈下,后者举刀抵挡,二人缠斗搏杀,当啷啷的金属颤音中,火花四射。

   千米之上,苏鼎风御剑悬空正对王连寺,都不带正眼看的,啧啧道:“与无根之人交战本就是种耻辱,你先动手吧,免得传出去,说本剑仙欺负人,毕竟,我比你这废物多点东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