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成人小说 全民偶像

第221章 石头森林里的小诗

全民偶像 当年盛夏 2078 2024-05-30 13:49

  和丁宁之前所在的世界一样,这个世界在刚进入信息时代时,随着各种网络文娱产业的兴起,纸媒迅速衰败,传统文学一度凋败到乏人问津的地步。

   随之而来的是,传统文学创作者锐减,尤其是新生代作家,由于产业退化,难以拿出成绩,拿得出手叫得出名的,寥寥无几。

   丁宁之前所在的世界,新生代文坛还有以韩寒和郭敬明为首的新概念一代支撑着,而这世界,连新概念一代都没有,新生代作家一度青黄不接。

   但在网络文娱产业渐趋成熟后,随着榕树、豆苗等文学网站形成规模开始发力,传统文学换上了网络文学的外衣,再度复兴。

   进入到10年代后,网络文学的内容早已不再局限传统文学。

   除开豆苗和榕树等老牌网站外,网络基因更重的幻想小说,彻底成了大多数网络文学网站的主流。

   而更贴近传统文学的一些体裁作者,有些依然在老牌文学网站上发光发热,更多的逐步向其它网络渠道转移。

   如今,微薄、知己网、博客、自媒体等都有着作者笔耕不辍的身影,其中不乏成绩骄人的名人。

   像去年国内销量第一的图书,就是微薄作家许塾泽的短篇小说合集《路过》。

   今年自媒体作者季乙铭的游记《瞬息万变》,也是华新书店图书销售月榜前十的常客。

   博客诗人西风瘦马的《最后一次》。是近十年销量最高的诗集。

   由于网络文学的兴盛,大家对文学的热衷,也再度复燃。

   无论是诗词散文。还是小说故事,甚至杂记、游记、科普文等,在网络上都有一定的阅读市场,点击量甚至转发量达百万千万的作品屡见不鲜,百万千万级粉丝的作者也不在少数。

   丁宁的这首《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一发出,迅速在微薄上转播了开来,短短一天高达近三百万的转发量。让很多知道和不知道丁宁是何方神圣的人,都目瞪口呆。

   丁宁自己也是张口结舌。

   在转发微薄下。看到热门评论第五条是有12万多个赞的“路人转粉”,丁宁这才知道原来写诗也能这么吸粉,而他一个千万级粉丝的大咖写诗,原来是件能够轰炸大众视线挑起很多人高潮的事。

   近300万的转发量啊。这可比他之前的任意一条微薄转发量都高。

   此前,他转发量最高的微薄是转发抽签名唱片的微薄,至今有167万的转发量,已经过去了大半月,而《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一天就有近300万转发量,他很想静静。

   别问静静是谁,好好看书的都知道,静静是他妹妹。

   有了这么一次经历,本身是诗歌爱好者的丁宁。发现了新大陆:或许他可以时不时的在微薄里发些诗歌,调剂调剂调动调动大家伙的情绪。

   本着这样的心思,丁宁在《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走红后的第二天。把《种子》扉页里摘取过一小段的《门前》发上了微薄:没想到一首小诗能让这么多人喜欢,那我再发一首。买了我实体唱片的亲们,应该都见过其中的一段。

   然后,他的微薄又炸了。

   ……

   “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

   “早晨,阳光照在草上。我们站着,扶着自己的门扇。”

   “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有门,不用开开,是我们的,就十分美好。”

   ……

   “我们爱土地,我们站着,用木鞋挖着泥土,门也晒热了。”

   “我们轻轻靠着,十分美好。”

   “墙后的草,不会再长大了,它只用指尖,触了触阳光。”

   《门前》是一首朴实真挚的小诗,它有着童话般的纯真色彩和意境。

   在如今这个钢筋水泥堆砌成石头森林的年代,它读起来,更有种返璞归真的无瑕,让人动容。

   顾向平读到这首诗的时候,联想到了《在冬天陪奶奶一起晒太阳》,他对丁宁的印象,瞬间又提升了一个台阶。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能够写出这等烂漫天真的诗歌,丁宁的才华,当真像阳光一样洋溢于外,通透且明亮,令人惊叹,他很欣赏。

   他还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想当年他也是张口就来诗歌的文艺青年,可现在别说自己写诗了,就是让他背诗,他也已经想不起几首,文学素养不说倒退回小学时代,估计也就能和中学生打个平手。

   而忙碌的他,除了些商业经济和哲学思想方面的书籍,业已鲜少看其它门类的书,不说诗歌散文了,就连小说都是久未接触。

   反复读了好几遍丁宁的这首《门前》,他突然很想要捧起书房里那些几年纹丝未动的文学著作读上一读。

   倒不是他想要丰富下自己的文学素养,只是想回味下从前,回味下早已远逝的时光。

   恰好,今早的阳光不错。

   ……

   “今天是什么兴致啊,怎么突然看起诗集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