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成人小说 重生电子帝国

第132章 第二种架构

重生电子帝国 麻辣斯基 2009 2024-05-30 13:52

  从八十年代中期,risc架构在技术上成熟并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处理器的复杂指令集(cisc)与精简指令集(risc)之争就一直非常激烈。

   从客观的角度来讲,其实两者各有优劣。但在整个八九十年代,学术界却一边倒的认为cisc已经过时,risc才是先进技术的发展方向。这其中最重要的两位领军人物,就是分别来自伯克利的派特森,和来自斯坦福的轩尼诗两位教授。

   当时美国几乎所有大学的《计算机原理》与《计算机系统结构》这两门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采用的都是这两位大牛合编的教材。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书中大量内容都是以轩尼诗自己发明的mips架构作为案例,对risc架构进行详细分析阐述,cisc架构则很少被提及。

   如果8086处理器晚问世几年,相信英特尔公司绝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走上cisc这条不归路。但可惜英特尔在研发8086的时候,risc架构还没出现。而为了与8086兼容,英特尔之后研发的286、386只能继续采用cisc指令集,在与全世界抗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当然,李轩记忆中前世的英特尔是无比辉煌的,即使以一己之力对抗全世界,英特尔依旧借着ibm公司pc机,依旧随后大量上市的pc兼容机的东风,打赢了一场没有人看好的战争。它不但在桌面级的cpu市场形成垄断,而且反攻服务器级的cpu市场,从各路risc处理器口中抢下很大一块份额。

   但是这一世,因为出现了李轩这只蝴蝶,英特尔能不能依旧取得成功就要打个问号了。李轩能够猜到,进军个人电脑市场的提案,想必这个时候已经摆在ibm公司董事会高层的面前,而他也早已给这个蓝色巨人预备了一道精心准备的大餐。

   这道大餐的主菜,正是东方实验室正在全力研发的erm架构处理器。李轩前段时间之所以作息规律的原因,除了是为了避开媒体对他的骚扰之外,其实更重要的还是因为erm的研发进入最关键的时刻,于是他抛开所有其他繁杂的事物,也专心致志全力加入到erm的攻关之中,每天只在家和工作室两点一线之间来回。

   终于在几天前,实验室那边传来了最终的好消息,erm的研发取得初步成功,完成了全部设计,接下来将要送到美国去进行流片。处理器进入流片阶段,意味着基本完成了设计定型,下一步工作就是对流片生产出来的样品cpu进行测试,寻找其中的错误和缺陷,然后进行改进。

   可以说李轩用来准备和ibm公司的pc机打擂台的erm处理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因为按照正常情况,从流片成功到cpu正式上市,一般只需半年时间。

   而东方电子其实无需等到cpu正式面世,只要确认流片的样品没有重大缺陷,艾康电脑和东方软件等分公司,就立刻会根据erm架构的相关技术资料,展开下一代个人电脑的配套硬件、软件研发工作。

   而等到erm处理器正式投产时,其他硬件、软件的研发工作也就进行得差不多了。东方电子公司可以抢在pc机上市前发布自己的新一代个人电脑,打ibm公司一个措手不及。

   但李轩的头脑很清醒,erm处理器虽然是代表着技术先进方向的risc架构处理器,但它早期的性能其实很平庸。甚至说它平庸都已经有些抬高了。按照后世许多业内人士的说法,直到dec公司加入arm阵营开发出garm之前,arm更像是一颗微控制器,而不是一颗微处理器。

   李轩之所以决定剽窃性能并不算突出的arm架构,然后“原创”出一个erm架构,其实打的是时间差的效果。用田忌赛马中上等马对付别人中等马的手段,用32位元的erm1来压制英特尔公司16位元的8086和。

   等英特尔公司32位元的处理器上市,东方电子早已靠着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优势在个人电脑市场树立了重重壁垒。那个时候,处理器根本就没有与erm处理器公平竞争的机会,因为市面上根本没有供应商愿意花大力气,让自己的产品去兼容英特尔的新处理器。

   李轩也许可以靠着阴招黑ibm和英特尔一把,但在另一个即将快速崛起的微机市场——工作站领域,erm在短期内却不可能有太大竞争力。如果说个人电脑是普通性能的微型计算机,那么工作站就是更专业、更高性能的微型计算机,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服务器。

   早期的工作站采用的都是摩托罗拉公司32位元的mc处理器,而erm碰上它根本没任何优势。mc之所以没能取代8086成为个人pc领域的主流cpu,主要是因为它价格太高。

   而这方面erm却有着risc架构设计简单的优势,刚刚准备流片的erm只集成了3万个晶体管,而摩托罗拉的mc却集成了7万个晶体管。相同制程下,erm芯片的体积无疑会小许多,也就意味着一片晶圆可以分割出的芯片会多许多,制造成本自然就便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