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会开始。
陆晨坐在Kebed团队的身后。
他目测了一下,整个示教室一共来了七个心内科团队,人数在17人左右。 讲台上,这次病例的主治医生,开始向众人介绍患者的基本情况。 这种模式,和国内差不多。 主管医生介绍完病情之后,提出问题。 再由各个医生继续讨论,分析回答。 “患者,男,18岁。” “因运动后检查发现心电图明显异常就诊。患者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 “既往体健,否认心肌病或者不明原因猝死家族史。” 患者的病史很简单,简单的几句话。 但是接下来,主管医生放出来的检查、化验,都不简单! 心电图一共有很多份。 陆晨挑出了其中最典型的几份。 刚翻开心电图,陆晨一下子就判读出了结果。 这是一个典型的不对称的T波导致,胸前导联ST还是有压低的。 很明显,这是心肌病的心电图。 比如最常见的病就是,肥厚型心肌病。 果然,这图一出。 众人都开始议论纷纷,同时心中都很疑惑。 大家都是全球顶级的医生,这种基础的心电图都是会辨认的。 主管医生却是笑一笑,让大家耐下性子,继续查看患者其他的资料。 接下来。 主管医生拿出患者复查的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心脏磁共振。 患者的心脏超声和心脏核磁共振,全都证实了“心肌病”的诊断。 心脏超声结果显示:心尖部心肌肥厚,最大厚度24mm,左心室大小和收缩功能正常,无血流流出受阻。 心脏磁共振检查显示,心尖和前间隔厚度分别为25mm和13mm。 心尖部,可见对比剂延迟强化。 除此之外,患者还进行过基因检测。 遗传检查显示,患者MYH7编码和β-MHC基因突变! 不过,患者的双亲和兄弟姐妹,查出来都是阴性的。 这些结果,全部都证实了患者是“肥厚型心肌病”的可能! 由于此次检查未发现猝死风险标志,因此暂时无植入ICD的指征。 …… 看到这里,陆晨却是皱起了眉头。 乍一看,这个病例太简单了。 再怎么看,扯出什么花样,这就是一个肥厚型心肌病! 这么明显就能看出来的疾病,难道梅奥的医生会诊断不出来吗?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陆晨继续往下面看去。 接下来的病历资料,缓缓打消了陆晨的疑惑。 患者在出院后,遵医嘱,停止了剧烈训练,不过他但仍保持运动的生活方式。 一年后,患者再次复查就诊。 复查心脏MRI显示,左室肥厚缓解了! 心尖部最大的厚度10mm。 复查的心电图,显示ST段压低较初次就诊,明显改善! 这个结果一出,整个示教室的众人都有些沉默了。 患者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症状就这么神奇的好了! 陆晨身旁的Kebed皱眉小声道:“看着像是肥厚型心肌病,但是运动停止了,肥厚缓解了,这又像是生理性的心肌肥厚啊!” 陆晨同样是眉头紧锁。 Kebed说得没错,病理性的心肌肥厚,是不可能逆转的。 只有生理性的心肌肥厚,在停止了运动之后,才可能有逆转的机会。 但是,患者之前做了基因检测,的确查出了肥厚型心肌病的基因。 这前后,好像自相矛盾了啊! 陆晨心中一沉,不愧是能在梅奥中出现的病例! 绝对不可能有那种轻易就诊断出来的疾病。 “陆,这个病例,你怎么看?”Kebed看向一旁的陆晨。 陆晨摇摇头,“暂时没有想法。” Kebed摸了摸下巴,缓缓道:“陆,我有个想法,这个患者停止训练后心肌肥厚自行缓解,且家族成员遗传检查均为阴性,所有我想,可能需要再查一次遗传检查,排除初次检查假阳性的可能。” Kebed的想法很简单。 他觉得第一次的基因检测,是错的! 他的意见是重新进行基因检测。 当Kebed说完这个想法之后,其他的梅奥心内科医生,也有人提出了这个可能性。 这个18岁的运动员,很有可能是单纯的生理性心肌肥厚。 陆晨皱了皱眉,因为当他考虑这个诊断的时候。 系统并没有弹出任何的提示。 也就是,“生理性心肌肥厚”是错误的! 一时间,众人的意见都不太统一。 有医生说是“生理性心肌肥厚”,还有医生说是“遗传病理性肥厚型心肌病”! 大家都有各自的意见,谁也不能说服谁。 …… 陆晨一直沉默不语。 因为他发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当他想到“生理性心肌肥厚”时,系统没有弹出提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