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成人小说 全球返祖:开局返祖张三丰

第311章 为了逝去的纪念

  对每一个授勋之人,李响都详细地介绍了他的生平,以及授勋的理由。

   所以一百个人介绍下来,就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但在场数十万观众,以及九州四万万观看直播的人,都没有任何不耐烦。

   所有人,都安安静静地听着李响的话,看着授勋之人。

   接受镇国勋章的,有强大的返祖者,有普通的战士,有在前线的医务者,有默默付出的后勤人员……

   漫长的授勋仪式之后,

   一百名授勋者离开。

   李响转身,对着前来观礼的数十万人,以及摄像机面前的四万万九州民众说道:

   “北伐之战,牺牲者有四十六万九千三百五十二人!”

   “他们为了九州华夏,抛头颅洒热血。”

   “这些人,不应该被忘记。”

   他说着,看向战神殿前的广场。

   轰隆隆!

   地面传来剧烈震动。

   一块巨型石碑,缓缓升起。

   石碑不断升高,甚至超过了战神殿的高度!

   巨大石碑,如同擎天之柱,矗立在京都城的最中央。

   李响体内,涌出磅礴的国运之力,化作一个个牺牲者的名字。

   金色名字,如同洪流,缓缓飞向那巨大石碑,依次融入石碑表面。

   过得许久,个金色名字,被篆刻在巨大石碑之上。

   石碑很高,很重,承载了这四十多万个名字后,显得更加庄严、肃穆。

   一股无形的力量,从石碑中逸散而出。

   人们看着这巨大石碑,看着那些牺牲者的名字,仿佛看到了无数个同胞的脸庞。

   一名军官,缓缓起身,摘下了军帽,对着巨大石碑垂下头颅。

   三十万观礼者,纷纷起身,对着石碑低头。

   京都城数百万人,面向石碑方向,低头致意。

   整个九州,四万万人,对着屏幕里的黑色石碑,垂首致意。

   此时此刻,整个九州,陷入一片静默之中。

   他们向死去的同胞致意,也在向过往的悲怆道别。

   从今以后,大灾变的时代要一去不复返了。

   九州华夏,即将踏入新的征程。

   三分钟默哀之后,人们转身,抬头,朝高台上的那位年轻战神看去。

   李响的声音再次响起:

   “过去的,并不会过去,它们将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大灾变并未将我们击倒,反而使我们在血与火中重生。”

   “妖兽被我们踏在了脚下,但现在,还没有到享受太平和安逸的时候。”

   “因为,比妖兽更加凶残而强大的存在,正对九州,虎视眈眈!”

   随着李响话音落下。

   他的身前,出现一道道画面:

   沼泽里,巨大的脚印之中,北海巨妖克拉肯的成百上千条巨大触手,探出泥沼,疯狂舞动。

   满是白骨之地,一个个如同山岳的岩石巨人倒在地上,它们长着异族人的模样,即便是死了,也释放出强大、蛮荒的恐怖气息!

   血腥残酷的战场里,背生四翼、头顶双角的恶魔,挥动着黑色的长剑,不断收割九州返祖者的生命,在被一支从天而降的箭射杀的前一刻,仍是从口中,喷射出数十枚卵,飞向四面八方。

   森林的边缘,五十万的神仆军队,齐齐看着天空。在那天穹之上,一个异邦人,背后悬浮着神环,跳动着邪恶的舞蹈,在那片天地之间,恐怖的神力正在汇聚,灼热的灭世火焰在生成。

   冰原边境,巨蟒的身躯,如同一面高墙,横亘在大海之上,将两个不同的世界阻隔,无数巨大的鳞片排列着,一艘帆船从一片鳞片中驶而来。

   这些画面里出现的存在,人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感受到这些存在的强大和恐怖。

   大灾变的一百年,九州人族和妖兽作战,整理出了许多妖兽的资料,甚至编撰出了《万妖录》这种厚厚的书籍。

   无数的专家和学者,能从这些妖兽的信息中,推断出它们的来源。

   即便是那些神秘而强大的妖族大君,人们也能从史书中,或者神话传说里,找到它们存在过的蛛丝马迹。

   但此时此刻,画面里展现出来的存在,超出了所有人的认知范围。

   这些邪恶的、恐怖的生物,这些强大的异族人和神灵,就这样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这些邪神和生物,带给他们的冲击,远比妖盟带来的更大。

   整个京都城,都陷入了一片死寂。

   人们看着这一幕幕的画面,感受着来自异域邪神的强大和威压,怔怔地说不出话来。

   当又一段画面,出现在战神殿上空时,

   人们眼中震惊、畏惧的神色,渐渐被愤怒取代。

   画面里,

   月亮变成了血一样的颜色,上面浮现着勾玉的图案。

   血月如同一只巨大的眼瞳,注视着大地。

   华亭城笼罩在血色的月光里,有的人在睡梦中挣扎,有的人在幻境中死去,整个城市,一片死寂。

   血色雾气,如同浓郁的血水,将整个华亭城浸泡,将百万计的九州民众,浸泡在血水之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