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华夏的首映式也结束了。
两个小时,放映《赤壁之战》的每一个影厅,没有人离开,没有人起身!甚至才看二十分钟,很多人都关掉了手机。如果有手机响起,就会遭到周围大多数人的怒视。
一个个情节,就如同马前面的胡萝卜一样,吸引着他们看下去,当最后鸽子出现,字幕放映的时候,短暂的沉默之后,出现的竟然不是赞美,而是怒骂。
“我靠!不是吧!这就完了?!赤壁大战呢?!大战去哪了?!”
“魔戒都有三个小时呢!不能拍长一点!”
演员们们和导演们再次上台谢幕。《三国》华夏人耳熟能祥的故事,赤壁更是流传最广的故事之一。观众的怒骂,不仅没有让主创们生气或者失望。反而是与有荣焉的开心。这是他们创作的电影。观众情绪越激烈,越证明电影的成功。何况这里不仅有普通观众,还有影评人,还有其他来观礼的导演、演员。
没有太多的啰嗦,简单的重复的毫无新意的感谢完以后,主创及受邀人群去往隔壁的华美酒店,这也是华影的产业。这里还有一场晚宴。毕竟,现在也才7点多啊。
“老黄,谢谢!”
王一山和黄山碰了一杯。
“去,客气什么啊!就算没有我,你也可以拍好的。”
“不一样的,对于场景的刻画你比我厉害。”
“谦虚什么啊?对于历史场景的刻画你不也比我做得好。”
“还有老江。你对于人性的刻画最厉害了。”
“我还是小江,还没有老。”
江成开了个小玩笑。
“哈哈哈哈~~”
“行了。你们别自夸了。我听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夏天他们几个副导演也在。
“还有老夏你们,没有你们,这部电影也是做不成。”
“那你去感谢风子吧。没有他就没有这部电影。对了。话说风子呢?怎么没看见他?”
“我刚才问过胡丽华了。他已经先回酒店了。据说《赤壁之战》在米国那边得到极高的赞誉。几位老板接受完米国的反馈后,就高高兴兴的回家去了。”
“也是,他们的压力也很大啊。而且这次还有4大院线~~~”
“老王啊,你就不用担心了。明天那些人就会后悔的。”
黄山笑的有点戏谑,对于4大院线有点看不起,你们要打压,也不看看打压的是谁。《赤壁之战》可不是《赤壁》。
“谁会后悔啊?是说我吗?”
一声略带苍老又豪迈的男声传来。是袁谋。有国师称号的袁谋。
“老袁。没说你。怎么敢说你啊?我们说4大院线呢。”
“哦,他们啊。他们确实会后悔的。对了,恭喜你们。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你们这是创作了一部经典啊!”
“老袁,你也不老啊!说什么前浪,后浪的。说不定你下一部剧就更经典呢!”
“对啊!老袁,我们好多拍摄手法还是向你学习的呢。”
几人虽然很高兴,很自得,不过该谦虚的还是要谦虚。
“对了,老袁,你说说我们电影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没有!我找不出有什么不足!这部戏,我给9分。剩下一分是你们太坏了。明明已经拍完的剧,你们还分成两部上映。”
“哈哈~~”
陆续有导演向这边走来。华亿的冯刚,天天的王凯旋,大地的屠海。港岛的王伟,台岛的候国昌。国内前十的导演都来了。当然吴白鸽也来了。
吴白鸽是王风提议邀请的。
拍成3小时版的《赤壁》还是很精彩的,至少王风看着比前世还爽快。而且吴白鸽的暴力美学,在《赤壁之战》也是被大量借鉴的。
在人群外的吴白鸽纠结了好一会,还是走了上去。
“吴导。”
江成最先发现他的靠近。
“江导,恭喜了。”
“谢谢~”
“还有王导,黄导,恭喜你们的了。”
他看向王一山的表情有点纠结。《赤壁之战》之所以会出现,其实有他很大的功劳啊!要不是他邀请王一山当他的副导演,又不重视他的一句。王一山也不会搞出这部《赤壁之战》。
“王导,之前是我错了。对不起。”
吴白鸽,还是放下了他的骄傲,对王一山道歉了,并伸出手。
王一山觉得很有面子,很骄傲。要知道在这之前,他就是一个一流电视导演,3流电源导演,在电影导演圈了并不受待见。在《赤壁》剧组不受重视他也没有怨言,毕竟他也是抱着学习的想法去的。现在吴白鸽给他道歉,超级长面子的有没有啊!?
“吴导!您客气了。其实您应该也看出来了,《赤壁之战》很多地方还是学习借鉴了您的暴力美学的手法的。没有什么对不起的。咱们相互探讨,相互进步。”
高兴是高兴,但是王一山还是很快的伸出手,和吴白鸽互握。
“对,对!就是相互进步。大家都是做电影,做艺术的,就是应该相互探讨,取长补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