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村确实是不大,全村也就100多人。
雪花虽然不大,但基本上没有停下过,因此,林阳、姜丽丽、汪保生他们到达时,已经是上午9点多。
知青点的住地,一半都不在村里。
“大爷,麻烦你一下?”
姜丽丽在村口看见一个老头,就想打听一下。
“什么事?你说吧?”
“这里是小桥村吗?”
“是呀!”
“村里面的知青住在什么地方?”
“你们顺着这条小路,再走三里多地看见了。”
就在汪保生拉着马掉了个头的时候,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走过来了。
“金山、秀梅,这下雪天,你们不在家里面呆着,这是要去干什么?”
老头跟他们说话,应该是认识的。
“爹,我们去知青点看看。”
“噢,他们三个人正好也去知青点,你们给人家带个路。”
林阳听到他们的对话,方才明白是一家人。
“那就谢谢你们了!”
姜丽丽说罢就挥了挥手。
“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那个叫金山的男人问。
“我们两个人是从长春来的,他是从京城来的。”
“京城?你们是来找人的吧?”
“是的,我来看我姐的。”
林阳搭话了。
“你是林兰的弟弟吧?”
叫秀梅的女人突然插话了。
“你怎么知道?”
林阳非常惊奇。
“小桥村12个知青里,京城的也就一个人,哈哈哈,所以,这根本就不用猜,我知道你的名字,就是你姐告诉我的。”
秀梅把其中的原因说清楚了。
“你来的正是时候,林兰病了好几天,我们就是去看她的,咱们快走吧!”
金山的话,令林阳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了。
“我姐怎么了?他病的厉害吗?”
“就是不退烧,其他的问题,村里的医生也看不出。”
知青居住的地方,是小桥村废弃的一处闲房子,在知青门来之前,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就让他们住了进来。
靠东面的是三间土坯房,里面用木板间隔成三个独立空间,两头住人,中间当厨房用来烧火做饭。
两头房间里的火炕也是临时搭建的,炕面是踩实的湿土,不是用泥抹平的炕面。
炕面上铺着苇席,还算干净,就是墙面黑乎乎的,用木板做的间隔墙还透亮漏风。
“那就是我们的知青点。”
金山指着不远处的房子说。
“你也是知青?”
汪保生马上问了一句。
“是啊!怎么?看着不像嘛?”
“我们真的没有看出来?”
姜丽丽补充了一句。
“哈哈哈,这不能怪你们,一转眼快10年了,我叫武金山,有时候,我都记不得自己是个来自大上海的知青。”
武金山充满了苦涩的意味。
“大姐,你也是知青吗?”
姜丽丽问那个叫秀梅的女人。
“她不是知青,是我的媳妇,她叫刘秀梅,就是小桥村的人,我们今年春天刚刚结婚成家。”
武金山看着刘秀梅,眼睛里满是爱意。
“大哥,你们结婚家里面知道吗?”
林阳的话让武金山心里面不好受,其实,他的母亲非常反对这门亲事,原因不复杂,刘秀梅不该是农村人。
“大哥,对不起,我说错话了?”
看见武金山没有回答,林阳马上就明白自己问错了。
“兄弟,没事,我喜欢秀梅,既然选择了她,就不会后悔的,我相信,时间会改变一切的。”
说着说着,大家就走到了知青点房门外。
“林兰,你弟弟从京城来看你啦!”
刘秀梅的话音刚落,林阳发现右侧的房门,猛地一下就打开了,从里面出来好几个女孩子。
“秀梅姐,是真的吗?人在哪里呀?”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你们猜一猜那个是?”
“我姐好些了吗?”
林阳等不及了,他一开口就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还是那个样子,烧老师退不下去,你进来看看吧?”
其中的一个女孩子说。
林阳闻听二话不说,抬脚就走了进去。
来到房间里的林阳,看见大姐林兰在炕上,被一个女孩子扶着,无力地靠在人家的肩膀上。
“姐、姐,你这是怎么了?”
林阳看着无精打采的林兰,忍不住就哽咽起来了。
“你、你怎么来了?”
林兰惊喜交加,挣扎着用力想往前动一动。
她抬了好几次手臂,都没能够抬起来。
“林阳,如果方便的话,你最好带你姐去长春的大医院看看,这里的条件你也看见了,实在是不合适?”
汪保生的话,正好说到了林阳的心里,就算是汪保生不提,林阳也打算怎么做。
“保生哥,咱们来的时候,不知道这边是这个情况,马拉爬犁能拉得动我们四个人吗?”
林阳刚刚说完,刘秀梅就接过了话头。
“我和金山去送你们,村里面的马拉爬犁多的是,要去的话,咱们就赶紧准备,去迟了医生要下班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