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阳的话听起来确实是不错,还有些恭维陈佩时的意思。
“小伙子,你真是会说话,好,借你吉言,希望你们年轻人多多交流,以后有什么事互相照应着点?“
林阳从北影厂出来,看了看天色已经不早了,就骑上自行车朝家里面赶去。
回到大杂院时,他决定先去朱家一趟,看看朱玲有没有往影视圈发展的想法。
“林阳,有事吗?”
正在门口放自行车的林阳,被朱玉坤发现了。
“朱叔,玲姐在家吗?”
“噢,她去学校了,应该快回来了,要是有事,就进屋里等她去,外面冷!”
“那我过一会儿再来。”
“什么过一会儿再来,你把这里当成别人家了,快进去,你阿姨在家包饺子,今天晚上就在这里吃!”
朱玉坤的语气非常坚决,不容林阳不同意。
“林阳,我前几天得到了一件好东西,你进屋去,我给你看看,让你也好好地开开眼!”
朱玉坤笑的特别神秘。
“那好,朱叔,我去看看你这是什么好东西?”
“林阳来了!今天晚上就我这儿吃饺子!”
张玉华一边和面一边说。
“林阳,你跟我来?”
朱玉坤朝林阳招了招手。
“你呀你!不就是一件破罐子吗?整天看,还藏在箱子底,好像是什么宝贝似的,谁稀罕啊?”
张玉华看见朱玉坤的动作,就猜到了他准备干什么。
在卧室里,朱玉坤从箱子里,拿出了个篮球大小的盒子,打开盒子后,从里面轻轻地取出了一件瓷器。
林阳在灯光下,发现这是一件精美的珐琅彩瓶。
“林阳,你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
朱玉坤放在床上向林阳炫耀。
“朱叔,这是珐琅彩。”
“哦,你还知道珐琅彩?不简单,说一说,这个东西是什么年代的?”
“朱叔,你说的这些我就不知道了。”
林阳在这方面的知识,也仅仅是知道一点皮毛。
“嘿嘿,我来告诉你,这是皇宫里面的东西,你看看这底部的款识,看清楚了啊!是乾隆年制。”
朱玉坤的脸上是兴奋的笑容。
“朱叔,你是从那得到的这件东西?”
“保密!嘿嘿,保密!”
“朱叔,你花了多少钱?”
“说出来你肯定不相信,10块钱!整整10块钱!”
朱玉坤两个十指,搭在一起想林阳比划着。
“朱叔,你这是想留下呀?还是打算转手卖出去?”
“我明天就打算去琉璃厂看看,价格合适就卖,不合适就暂时留着!”
“朱叔,明天我陪你一起去。怎么样?”
“好呀!你不上班?”
“我明天休息。”
林阳不仅仅在朱家吃了一顿饺子,还悄悄地对朱玲说了拍电影的事。
“玲姐,事情就是这么个情况,你考虑、考虑,回头给我个回话?”
“林阳,我知道了,这么大的事,我要和家里人商量、商量?”
第二天,林阳吃过早饭,就来到了朱家。
“朱叔,你准备好了吗?咱们走吧?”
“你小子,怎么比我还着急?就算是再迟一会儿,也误不了事!”
琉璃厂在和平门外,建国后这里成为了着名的文化街。
驰名中外的荣宝斋、中国书店,还有京城文物商店在此设立了许多门市部。
朱玉坤、林阳两个人没有商量,就直接奔荣宝斋而去。
“我有件瓷器,你们给看看?”
“什么东西?拿出来瞧一瞧?”
当把东西交给工作人员后,人家拿着放大镜仔仔细细地观看起来。
过来有一支烟的功夫,那个人放下了手里面的放大镜。
“这个东西我们不要!”
“啊?你可看清楚了?这可是皇宫的里的东西?”
“什么皇宫里的东西?我告诉你,这是假的!”
“什么?假的?我我不相信,你凭什么这样说?”
朱玉坤一下子就急了。
“你不要着急,听我说,这件东西,叫洋彩黄地锦上添花莲纹长春百子图双龙耳瓶,是几十年前,天津锅店街同泰祥仿制的。”
“你说这是假的,证据呐?”
林阳也想弄清楚原因。
“王先生,你来了?”
工作人员没有理会林阳的话,而是突然这样说。
“老吴,这是怎么了?”
“这件东西是仿制的,人家不相信,正在这里要证据呢?”
“噢,我看看?”
林阳扭头发现,从外面进来了一个戴眼镜的老头。
老头又拿起放大镜,仔细地看了看那件瓷器。
“他没有骗你,这件东西确实是仿制的,同泰祥当年可是仿制许多清三代的东西,你这件还算不上是其中的精品。”
老头说的是有板有眼。
“你是谁?你凭什么这样认为?”
“嘿嘿,他是谁?我告诉你,他叫王世相,对于古董瓷器鉴定,还没有打眼的时候。”
工作人员语气非常肯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