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刚刚结束,林阳就接到了朱玲从洛杉矶打过来的电话,她在电话里说,有人想收购他们的电影工作室。
“玲姐,那个人叫什么名字?他是做什么的?”
“我问过了,他的名字叫乔布斯,曾经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目前,准备从苹果公司离职。”
关键的信息不需要多少字,乔布斯、苹果公司,仅仅是这七个就足够了,林阳没有犹豫,他马上说,自己明天就回洛杉矶。
“玲姐,我梦想着就去买机票,明天就可以回到洛杉矶。”
“好,我到时候去机场接你。”
在洛杉矶机场,朱玲看见林阳与一个女人同时出来了。
“玲姐,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上影厂的张语,她来洛杉矶留学来了?”
“朱玲,是你啊!林阳,你不用介绍了,我知道,她是北影厂的演员,79年的电影《瞧这一家子》里的张岚,就是你演的?”
三个人在机场聊了一会儿天,就各自分开了。
“林阳,张语在国内不是非常红吗?为什么也来洛杉矶留学了?”
“玲姐,具体的原因我也不是太清楚,这是人家的私事,还是不要闲操心了,乔布斯现在在什么地方?”
“在洛杉矶的酒店,地址、电话都有,你想见他的话,明天就可以联系。”
“好,那就这样办吧!”
1971年,十六岁的乔布斯和二十一岁的沃兹涅克结识,他们与另外一个朋友罗韦恩,一起成立了苹果电脑公司,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库比蒂诺。
韦恩在苹果公司刚刚起步之后就退出了,他卖掉了大部分股票,再也没有回来。
因此,创始人就剩下了乔布斯、沃兹涅克两个人,他们共同努力、一起奋斗,打算慢慢地把苹果公司做大。
苹果创立初期,缺少资金,没有稳定的投资,产品无法继续研究。
乔布斯开始四处寻找投资者,在1976年8月,他遇到了马库拉。
说服马库拉以9.1万美元加入苹果公司,并且,答应了他担任公司董事长的职务。
1977年,霍尔特也加入了苹果公司,此时,苹果公司的股份是这样分配的。
乔布斯占30%,沃滋占30%,马库拉占30%,霍尔特占10%,标志着股份公司正式建立。
重组完成后,马库拉认为有必要外聘一个有经验,能力强的人来担任苹果公司的CEO。于是,半导体公司主管斯科特走马上任了。
在1980年12月,苹果公司上市了。
此时,乔布斯的股份占比15%,第二大股东马库拉占比11.4%,第三大股东沃滋特占比6.5%。
1981年,因为苹果公司财务困境,资金周转困难,不得不大幅裁员。斯科特辞去了CEO一职,马库拉改任总裁,乔布斯接任董事长。
其实,乔布斯并不愿意做公司的董事长,他想担任的职务是公司的总裁,可是,没有人相信他有做CEO的能力。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乔布斯决定曲线救国,找一个听自己话的人来出任CEO。
于是,百事可乐的总裁斯卡列,成为了他的手选目标。
乔布斯用一句话说服了斯卡利: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想抓住机会改变世界?
有意思的是,斯卡利没能改变世界,但是却改变了乔布斯。
1983年,斯卡利正式出任苹果的CEO,报酬是年薪100万,另有业绩奖金和股票期权。
乔布斯根本就没有想到,他的这一番操作,给自己引来了大麻烦,会被对方赶出苹果公司。
自从斯卡利出任苹果CEO后,公司的实际控制权掌握在乔布斯手里。
时间来到了1985年初,乔布斯坚持苹果电脑软件与硬件的捆绑销售,致使产品销售不畅。
再加上IBM公司个人电脑抢占了大片市场,使苹果公司开发的电脑节节惨败,股东们便把这一失败归罪于乔布斯。
乔布斯认为总裁斯卡利根本不懂计算机,而斯卡利认为乔布斯不善管理,对于公司来说这是危险的。
最终,经过全体股东表决,苹果公司董事会决定让斯卡利全权掌握公司。
斯卡利做出的第一个决定,就是解除乔布斯的董事长职务,因此,乔布斯作为公司的股东,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感觉到大势已去的乔布斯,在正式辞职前,来到好莱坞看看有没有发展的机会。
林阳的电影工作室,之前是卢卡斯影业的电脑动画部,在原来的历史上,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皮克斯动画工作室。
1986年,乔布斯以1000万美元收购后,将动画部的名字改为皮克斯动画工作室。
但是,由于林阳的插手,电影工作室的名字目前叫梦工厂。
林阳与乔布斯就这样会面了,一番交流之下,两个人都非常佩服对方。
“林先生,我想收购你的梦工厂,不知你是否同意?”
“对不起,乔布斯先生,我不能满足你的要求,不过,咱们可以换一种合作方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