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眉苦脸的王永明在地下室,看着眼前的汉卡咳声叹气,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错了,费尽精力搞出了这个东西。
现在,却面临着卖不出去的麻烦,这是他当初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
实在不行的话,不如回老家去算了,这是王永明此时最真实的想法。
王永明正在收拾东西的时候,听见外面有人敲门。
“谁呀?”
林阳听到一股浓浓的河南腔。
“是王永明老师吗?”
“是我啊!你是谁啊?”
随着问话的声音,门打开了,王永明看着门外站在一个年轻人。
“你是?”
王永明疑惑的问了一句。
“我是听我姐说,你研发出来了一种五笔中文输入法?”
“你姐是谁?”
“央视办公室的林芬。”
“哦,原来是林主任的弟弟啊!快请进、快请进?”
“王老师,这是收拾东西准备走吗?”
“唉,我出来都半个月了,家里面有事就先回去一趟?”
王永明找了个体面的理由。
“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
“王老师,我叫林阳,你的五笔中文输入法可以说一说吗?”
林阳开始明知故问。
“林阳,这件事储存着五笔中文输入法的汉卡……”
王永明兴致勃勃的介绍起来了。
如果是其他人,要想在1983年弄明白汉卡是个什么东西,确实是还需要认认真真地学习一番。
不过,对于重生回来的林阳来说,就不一样了。
可是,面对着王永明的讲解,林阳还不得不装作一副什么都不懂的样子。
80、90年代,你如果走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上,会发现很多公司都在销售一种电子产品:汉卡。
汉卡是一块集成电路板卡,和一套用5寸软盘承载的软件系统,板卡上的芯片字库里永久存储着常用的标准汉字。
早期的计算机使用中,因为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有限,为了提高效率,减少在汉字输入过程中对存储器的频繁访问,汉卡就应运而生。
到了90年代中期之后,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汉卡也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王老师,你的汉卡多少钱一个?”
林阳想听一听王永明要的价格。
“小林啊?你是林主任的弟弟,我就实话实说了,别人问我都是1000块钱一个,你给一半就可以了?”
“王老师,五百块钱?你的汉卡竟然卖五百块钱?”
林阳禁不住大声问了起来。
“小林,三百块钱也可以?”
王永明还以为林阳嫌价格高。
其实,这是王永明误会林阳了,重生回来的林阳当然记得,八十年代时汉卡的市场价格是多少钱。
近2000块钱才是汉卡的市场销售价格,很显然,王永明有自己的苦衷。
林阳这算是猜对了,王永明此时已经是囊中羞涩,他连吃饭的钱都要没有了,因此,才把汉卡的价格一降再降。
“王老师,价格的事咱们暂时不说了,你怎么样才能让我看见,你的五笔中文输入法?”
“小林,这需要一台电脑,你也看见了,我这里不具备这个条件,但是,我保证我的五笔中文输入法没有问题?”
“你看我还总结出了五笔口诀顺口溜:1区横起笔:G王旁青头兼五一,F土士二干十寸雨,D大三肆头古石厂,S木丁西边要无女,A工戈草头右框七。”
“2区竖起笔:H目止具头卜虎皮……”
王永明不加思考就脱口而出。
“王老师,你不要再说了,穷没有其他的意思,就是单纯想看一看五笔中文输入法?”
这段五笔口诀的顺口溜,林阳咱们可能不知道,他赶紧叫停了王永明。
“小林,电脑你能找到吗?”
王永明的这句话把林阳给问住了。
在京城这个地方,1983年,确实是没有几个地方有电脑这玩意儿,深圳的关佳蕙那里倒是有,可眼下又不能去那里。
“小林,我想起一个人来,咱们去找一找他,看看他是否同意借用一下电脑?”
“王老师,你说的是什么人?”
“小林,你看,这就是他?”
王永明伸手从旁边拿过来一张报纸,指着上面一篇新闻报道说。
“第一款汉字磁盘操作系统研发成功,这个牛人就是电子部计算机局六所的严援超,他那里肯定有电脑?”
“王老师,你们认识吗?”
“小林,我们见过一次面,不是太熟?”
王永明实话实说,林阳也有些动心。
“王老师,那咱们两个人就去找他,看看能不能借用人家的电脑?”
对找上门来的王永明、林阳,严援超是一点儿也没有想到。
不过,他对王永明确实是有印象。
“老王啊?你的五笔中文输入法的汉卡卖的怎么样了?”
“老严,唉,太难了,基本上是到处碰壁,这部,好不容易来了一个小伙子,我还没有电脑,人家想看一看真实的东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