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成人小说 金牌教培重生,从教育系神童开始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要

  第155章 不要

   旧版蓝紫色的百元大钞一叠叠一踏踏。

   陈锐看着自己眼前的这些钱,稍微有些发呆,倒不是他没有见过这么多钱,当教培的时候,除了基本工资之外的收入,都是用现金方式发放。

   个中缘由老板们自然会说是为了同事们好,但是实际上无非就是偷税漏税那一套。

   毕竟,按照名义的报税额度来说,整个团伙不光收不上来税,甚至还能从税务部门反向薅羊毛。

   陈锐对于这种行为倒是谈不上反感或者赞同。

   因为,从个人角度来说,他的确省了百分之二十的税。

   许多人总是宣称自己愿意缴税,如果年入百万就是缴纳百分之四十五的税也没什么。

   然而,当真的能赚比较多的钱之后,这个思想就会变了。

   就像是陈锐,收入不算低,但是他的每一分收入都是靠自己的劳动,自己的辛苦赚来的。

   人们对于不是自己辛辛苦苦赚过来的钱是没有什么感觉的,只有当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钱被课以重税才会觉得有多痛。

   陈锐看着眼前这一坨钱,也没有第一时间问自己的父亲是哪来的,他想得却是如果自己之后真的能赚很多很多钱,而且还有影响力的话,一定也会有人说自己赚的每一分钱都是肮脏的,是有原罪的。

   因为,很显然,不光是这一坨钱没有纳税,之前的钱也没有纳税。

   实际上,这个年代的税收体系并不发达,基本上覆盖了曾经的国营企业今天的国有企业,以及那些重资产搬不动的工厂。

   像是陈锐和自己父亲印《小学生学习报》这种生意,暂时没有办法收税。

   为什么呢?

   因为陈锐这边连公司都没有注册,根本就没有收税的主体。

   当然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知道陈锐这边赚钱,过来收税那是随时的事情。

   然而,问题在于。

   如今知道了陈锐这边赚钱,也不会有人想要动他们。

   因为相比于那一点点可怜的税钱,把陈锐这个金字招牌立好,从上头搞到的钱显然更多。

   县城如今正在经历着一场巨变。

   县城里本来有很多工厂,然而如今这些工厂正在一个接着一个玩完。

   失业的工人有腿可以跑,可以跑到东南沿海,可以跑到西伯利亚,可以跑到非洲,但是职能部门却跑不了。

   当他们经营的范围全都是农业,而没有工业的时候,他们才会感觉到有多难过。

   现在他们感觉到的难过,仅仅只是开始而已。

   要问这一切大概什么时候能够彻底缓解,那就要等到以卖地为主要收入的时候。

   那个时候管你有什么工业有什么农业,只要把地卖出去就好了。

   没有人买地怎么办?

   也很简单,职能部门拿出一部分固定资产或者某种服务当做抵押,然后成立一个城市开发公司,再由这个开发公司开发就好了。

   当然了,这些玩法如今也就刚发明出来。

   海蓝那边的房地产泡沫还历历在目。

   县城里忽悠人去海蓝买房的有但是不多,但是如果去了省城和市里,就会发现到处都是忽悠人去海蓝买房的。

   也的确有很大一部分人,拿着工厂倒闭的买断钱,去海蓝接了盘。

   这本来也是一个断子绝孙的买卖。

   但是,谁又能想到后来全国的泡沫都起来了,海蓝这些已经泡沫破掉的资产,反而成为优质资产了呢。

   当然了,陈锐是暂时不会去那边买房就是了,要买也要趁着京城和海上没有限购的时候使劲买。

   高房价的本质是一种税收,进城税嘛。

   不管是从乡村进城到县里,还是从县里到市里,还是从市里到省里,从省里到少数那一个一线城市。

   都是一道进城税。

   不同地方的进城税高低,反倒是预兆着这个地方到底含金量有多少。

   理论上来说,人想要有发展,就应该往进城税高的地方去前进。

   然而,事实却是另外一回事。

   进城税高的地方,工作一年可能就买一个平米,或者不到一个平米,那这个地方再繁华,也和他无关。

   陈锐就曾经生活在这样的地方,虽然他的收入理论上来说,够他一年买三四个平米。

   然而,就算是这样,想要买一个三四十平米,实际面积二十平米左右的房子,也要小十年。

   十年,体力最好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到时候还能持续赚这么多钱么?

   陈锐不买房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观察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旦工作的地方知道买了房,有了房贷,他们就会很乐意于压榨这个人。

   陈锐的一个同事,买房后和买房前,收入就下降了三四成。

   领导对他的态度也变得恶劣了很多。

   为什么呢?

   因为有了软肋。

   哪怕你下一份工作还能够找到。

   但是,断则一个月长则两三个月的空窗期找不到工作,没有钱还房贷那一切可都完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