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买点茅台
贾章柯说:“应该报警,把他们团伙端掉。”
张扬摆摆手:“没有意义。”
被传销骗的本质是贫困还有贪心,都像张扬这么有钱,年收入10万的大饼忽悠不住。
现在工资600一个月,年入10万诱惑力很大。
我们喜欢围观别人的悲剧,就像韩国导演金基德的电影,大陆人看金基德电影,会感觉韩国人很恶心,大陆人并不会痛。
可是大陆人看贾章柯的电影,被刺痛到,就会骂他卖国,板子没打到自己屁股上,人是不会喊痛的。
“利他主义,本质还是利己主义,报警,解救出来一些人.......
坐车去太原的路上,又让张扬想到韩国宗教......
社会上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女人要比男人更容易被蛊惑,
他们在太原休息,张扬给宁涛拿了两千块钱,告诉他:“这一千你给你妈打过去,咱们四个出来,她别再受到责难。”
宁涛有一些闷气,他说:“不管她,四处借钱,我爸在老家种地,她出来打工胡乱搞。”
原来宁涛母亲四处借钱,她在大同搞了快一年传销,都升任组长。
“给她打钱,让她再买一套产品,人家不为难她,其他的钱你告诉她,买一些生活用品。”
“剩下1000块钱,伱回去的路费,回家看看,要是愿意跟着我们混,就到魔都找我。”
张扬给他写电话号:“这是我的电话号。”
“扬哥,你对我太好了!”
“行了,吃饭,吃完饭买票去。”
太原还不如哈市,这里的天空灰蒙蒙的,秋天风大,走在外面眼睛都睁不开。
宁涛坐着火车离开,他们也要离开,贾章柯突然说去五台山看看。
《命运之门》中有关五台山的表达,他还没有去看,张扬对佛学还有和尚不感兴趣,他看看建筑,看看人群,看一看树木。
一个成年人很难说服另一个成年人,他不会让所谓的大师教他。
这就像《八部半》中去见教皇,见过以后等于没见。
张扬的后代会嘲笑他,做的很多事幼稚,后人看待张扬他们所处的时代,是荒诞的时代,就像张扬嘲笑一年前的自己。
潜入传销窝里,拍摄一部纪录片,又不完成自己的使命,也不拯救被骗的人,那么潜入传销里是做什么?
张扬此时给出答案:记录。
记录下荒诞的事,供给后人娱乐。
现在很严肃的事,几十年以后就是荒诞的。
《纪录片中国》里,女人剖腹产不用麻醉药,而是针灸,现在看来就是荒诞的,这个事真实发生在70年代。
……
一场秋雨一场寒,不知不觉已到10月,在十一长假时,《大师》剧组筹备中。
去年的10月5日,张扬被禁拍一年,他被禁拍的日子马上过去,剧组安排在10月7日开机。
6日,有一些挑逗意味。
8日,显的无所谓。
7日,刚刚好。
看着黄浦江边人们的笑,人们的哭,还有人们的忧愁,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一江秋水向东流。
哈市的经济不如魔都,人口也没魔都多,张扬在哈市生活很多年,不知为何,突然之间想到老家,过去的荣耀,屈辱都被埋葬。
人们的苦,笑,深深刺痛着他,失了神的张扬,盯着孩童打闹,在欢声笑语中,他点上一根烟。
10月7日。
上午。
在静悄悄中《大师》开机,张扬的电影历来没有开机发布会,也没有开发布会的必要。
上香,祭拜,发红包流程走完,正式开机。
《大师》电影中有很多长镜头,这部电影要顺着拍,不然演员的心境无法表达,随便拍几个镜头,让剧组和演员磨合一下。
拍下来的胶片,晚上就扔掉,这些胶片用不到。
一双马丁靴,黑色休闲裤,浅黄色绒衣,头上戴着黑色礼帽,戴着一副墨镜,张扬的气质好极了,韩鳕很喜欢现在的他,几个月前的大胡子与现在相比,天差地别!
他们的剧组没有勾心斗角,剧组工作人员都是老人,合作过几部电影,只有演员是新人,这些演员也无人敢耍大牌。
晚上宴会上,众人开始喝酒,张扬打开一瓶三升罗曼尼康帝,江治强说:“张导演破费了,今天有口福喽。”
想要购买罗曼尼康帝并不容易,张扬买了五箱2000年罗曼尼康帝,五箱李其堡,五箱蒙哈谢白葡萄酒,十箱路易十三,五箱布克香槟,还有两箱79年茅台,三箱80年茅台,以及五箱90年茅台。
张扬买这些酒花了78万美元,放在京城院子里,光进口税乱七八糟就花26万美元。
“喝酒无所谓,只要不乱投资,不嗜赌成性,钱败不光。”
张猛笑话他:“导演,听说你买国内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公司,这家公司停牌了?”
张扬笑骂:“焯!丁三石完犊子,我刚买几个月,网易在纳斯达克停牌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挂牌,还好,投资的少,才50万美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