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身怀巨款,选择厂址
第75章 身怀巨款,选择厂址
时间已经很晚了,赵信招呼众人休息,毕竟娄振华和娄谭氏舟车劳顿而来,晚上应该早些休息。四个孩子离去,娄晓娥照看着自家父母睡下后方才出来。
夫妻俩回了自己的卧室,娄晓娥再也忍不住抱着赵信哭了起来。
“老公,我爸妈肯定吃了不少的苦。”
“嗯。”赵信拍拍娄晓娥的肩膀,替她舒缓心情。人离乡贱,纵然娄振华带去的资本不少,但在此刻尚且还处于英国统治下的香港,能够置办如此大的产业,其中蕴藏的危险与艰难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娄振华和娄谭氏说得轻巧,但赵信却察觉到了其中潜藏着的风浪。
那风浪之中,说不得还少不了枪林弹雨。
毕竟当前官方已经有了收复香港的意图,而大英帝国的风采早已在二战后荡然无存。香港对于英国来说就是一块飞地,它的回归,实际上早已注定。
这样的背景下,香港社会的混乱就能窥得一二了。
赵信此时甚至有些怀疑,当初自己提议岳父岳母去香港是否草率了。
“现在看来,还是好的。”赵信将脑海中的杂念尽数排开,毕竟以结果论来说,娄振华和娄谭氏都回来了。
而且还创下了不少的家业。
娄晓娥抱着赵信哭了一会后,就恢复了。
自己父母虽然在外面吃了不少的苦,受了不少的风浪,但当初若是留下来恐怕更为凶险。
一夜无话,夫妻相拥而眠。
第二天一早,赵信就带着四个孩子开始晨练。
孙姐和娄晓娥则是在厨房忙碌。
原本醒来后还准备睡个懒觉的娄振华被娄谭氏叫起来了:“老娄,是孩子们的声音,我们起来去看看。”
“好。”娄振华也听到了动静,心中满是好奇。
两人起床,在屋子里简单洗漱。当娄振华打开房门,看到外面白茫茫的一片,眼神不由地眨了两下。
“还是京城里好啊。”娄振华不由地叹道,香港一年四季可穿不上棉衣服,见不到这北国的飘雪。
“那我们回来吧,把香港的产业都交给赵信去打理。”
“再等等吧,内地改革开放,赵信留在这里的机会比去香港可要大得多了。等孙子们长大一些,就交给他们,走我们去看看。”娄振华当先往外面走去。
娄谭氏匆匆整理了下头发,也跟着出去了。
见到娄父娄母出来,厨房里忙活的娄晓娥也连忙跟了出来。
“妈,信哥带着四个孩子晨练呢!你和我爸先去看看,等会儿我给你梳头发。”
“好,我等着。”娄谭氏笑着说道。
以前她给娄晓娥梳头发,如今老了可以换过来了。
娄谭氏和娄振华走到前院,两只藏獒在旁边趴着,四个孩子跟着赵信打八极拳。
赵昱天和赵志侠拳出带风,显然八极拳的造诣不浅。
赵月悦和赵刚毅也动作标准,虽然没有赵昱天和赵志侠的威势,却也自带一些风采。
娄谭氏来到娄振华的跟前,冲着赵信和四个孩子竖了竖大拇指。
“我这辈子最大的成就,不是在这京城之中被称为娄半城,也不是在香港被喊董事长或者老爷子,而是有这么一个女婿不错吗?”娄振华小声对自己妻子说道。
“知道,你这话很多年前就说过了。”娄谭氏双眼笑成一条缝。
“是啊,当年出去后,我以为再也回不来了。老天爷待我不薄,让咱们俩又回来了。”
老夫妻俩手拉着手,就站在旁边看着赵信带着四个孩子晨练。
不多时晨练结束,四个孩子都赶忙跟娄父娄母打招呼,亲切地喊着爷爷奶奶。
交谈了一会,娄晓娥就来叫自己母亲了。
她要给自己母亲梳头发,赵信和娄振华则是带着孩子们先去了餐厅。
早餐并不算丰盛,但相当“地道”,是老BJ经常吃的面茶烧饼,以及炒肝和包子。
娄振华本来想等自己媳妇和女儿来了后再开动的,但看到小碗里的面茶,不由地端起来道:“这面茶用黍子面做得好吃,这个肯定就是黍子面。”
说着话娄振华抿了一小口,眼睛不由地一亮:“不错,这个芝麻也很好,应该是河南驻马店的。”
娄振华已经忘了自家媳妇,大口地喝了起来。
等到娄晓娥和娄谭氏来到餐厅,娄振华面不改色,因为他已经是第二碗面茶到手了。
“伱们别等着啊,孩子们都饿了。”娄谭氏说道。
赵志侠和赵昱天面不改色,赵月悦和赵刚毅则是将目光看向娄振华。
娄振华又抿了一小口,随后笑眯眯道:“来,快开动,老婆子、这面茶相当地道,你赶紧尝尝。”
娄谭氏也看到了桌子上的早餐,那份浓稠味看起来就很香。
两老开吃,赵信和孩子们也开始动筷。
娄晓娥则是又给自己父母盛了一小碗炒干。
“妈,爸。你二老尝尝这个,这可是女儿自己做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