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成人小说 返回2006

第277章 尝试性求票的效果

返回2006 木子心 2139 2024-05-30 14:02

  孙全关于饕餮功的灵感,来源于大神陈东的一部作品。

   孙全记得在那本书里,陈东史无前例的写了一个熊孩子人设的主角,那熊孩子主角的外号好像叫“小不点”。

   看上去人畜无害,很可爱。

   但嘴巴特别馋。

   馋到什么程度?

   别的少年天才进了某某秘境,想的都是怎么先人一步,夺到某某秘宝,而那熊孩子进了秘境,却到处追着各种珍禽异兽,追上了就宰,宰完了就烤着吃、或者炖汤。

   就是那样一个熊孩子,竟然是主角,而且还一路升级飞快。

   最关键的是,孙全当初看那本书的时候,还挺喜欢看那熊孩子找吃的。

   于是,那时他就产生一个灵感:写一本通过吃来升级的作品。

   然后他就想到龙生九子里的饕餮,无物不吃的饕餮。

   跟着他就在这个灵感的基础上,想出两种写法。

   一种是主角的胃部进化,进化成饕餮的胃,或者修炼一门奇功绝技,通过炼化吃进肚子里的各种天材地宝,来提升主角的修为。

   最终,他想到这个“饕餮功”的名字。

   但他以前的灵感太多了,类似的新书创意早就积累数百个,以致等到他重生的时候,他电脑里积累的新书灵感,也只不过写了寥寥几个,其它大部分都没变成一本真正的网文。

   而这次重写《不死龙戒》,饕餮功的创意被他用上了。

   他知道这个时代的书迷喜欢看什么样风格的作品。

   诙谐幽默、有趣好玩,是很多人选书的一大标准。

   而《不死龙戒》开篇的林伯文和林二蛋,都是很正经的主角,孙全就打算在写夏长乐的时候,让夏长乐的故事变得不正经。

   可夏长乐的前身就是林伯文和林二蛋,灵魂没变,两次重生的他怎么可能性格突变,变得不正经呢?

   思来想去,他没改变夏长乐的性格,而是给夏长乐安排这个饕餮功。

   他想的很简单——再正经的人,修炼饕餮功这种功法之后,也很难保持正经了吧?

   就像传授他饕餮功的那个胖子——秦沐风。

   也许这个胖子在修炼饕餮功之前,也是个正经人。

   可他是怎么死的?

   因为偷吃了羽衣剑宫宫主的坐骑,而被人追杀致死。

   饕餮功的特性决定了修炼这门功法的人,必定会想方设法去吃一些同属性的天材地宝与飞禽走兽。

   不吃?

   功力就难以精进。

   吃?

   随着功力的提升,修炼之人需要吃的天才地宝和飞禽走兽的等级必定会越来越高,高到最后,你就只能铤而走险,去宰厉害人物的坐骑或者宠物,最后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

   在孙全的笔下,夏长乐没抵挡住修真的诱惑。

   他悄悄练了饕餮功,然后首先是他们夏家豢养的各种珍禽异兽倒了霉。

   最先倒霉的是他二姐的宠物——金线蛇。

   因为这蛇以前咬过他一口,所以夏长乐悄悄把它煮成一锅蛇羹,喝了。

   很快她二姐就因为金线蛇的失踪而闷闷不乐好长一段时间。

   看见一向对他不错的二姐那么难过,夏长乐有点惭愧,但他要练功啊!所以,他转头去炖了他爷爷养了几十年的爱龟,因为他听说那只龟是稀有品种,炖好之后,果然又鲜又香。

   他爷爷为此,半个多月吃饭不思,嘴里常常念叨爱龟的名字。

   ……

   所有这些剧情,孙全都是往有趣的方向去写的。

   怎么有趣怎么来。

   为了增加趣味性。

   孙全故意设置夏长乐在炖爷爷爱龟的时候,被他二哥发现。

   然后他二哥就被他拉下了水,那只爱龟的汤,他二哥也喝了不少。

   还是为了有趣!

   孙全写夏长乐的二哥从那以后,就成了夏长乐的帮凶,替夏长乐出谋划策,目标瞄向夏家其他人豢养的各种珍禽异兽。

   并且,在接连几次得手之后,孙全把夏长乐的二哥卖了。

   让他二哥当了替死鬼,被家里的长辈发现家里失踪的那些珍禽异兽,全是夏长乐二哥夏幼虎干的。

   而夏幼虎也很硬气,屁股被打开花,他也守口如瓶,始终没有把弟弟夏长乐招出来。

   当然,这一段剧情,孙全写的时候,也不完全是为了有趣,在有趣的同时,他也有表现夏幼虎和夏长乐之间的兄弟之情。

   因为孙全清楚,现实社会里,年轻人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和自己一起长大、一起玩闹的兄弟姐妹。

   所以他故意写了夏幼虎和夏长乐的兄弟之情。

   他相信很多书迷会喜欢的。

   ……

   事实也不出他所料。

   1月份,随着时光匆匆,孙全在书中接连写出以上那些剧情之后,《不死龙戒》的书评区和书迷群里的反馈,越来越正向。

   作者后台能看见的章节平均订阅人数,也在缓缓回升。

   书评区常有读者出谋划策,建议孙全让夏长乐去祸害别的家族,去宰外面的珍禽异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