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李健是在省电视台摄像机前,面对女记者手拿的话筒讲了几句获奖感言后,才获悉自己不是冠军,而是仅仅获得了一枚银牌。
又据说,他闻听自己不是冠军后,竟然勃然大怒,用左臂打开女记者手里的话筒,怒吼几声,愤然离去。
他四处打听一个叫丁小鹏的运动员;直到上台领奖时,他才把丁小鹏和那个赛前向他索要签名的小白脸之间划了等号。
他悻悻地瞪了一眼站在冠军领奖台上的丁小鹏,心里愤然不平:“小偷,靠偷袭拿到的冠军有啥光彩的?看我在后面的比赛中怎么教训你!”
三千米决赛前,赵坤教练再三叮嘱丁小鹏:“臭小子,别忘了既定战术,跟随跑,跟随跑,贯彻到底不动摇!”
丁小鹏不停地点头,嘴里答应着,心思早已经跑到了赛道上。
考虑到长跑运动员的重叠性,他和教练已经预料到三千米决赛,李健会有队友与他紧密配合;所以,今天的比赛,丁小鹏已经默念了好几遍战术要领,继续跟随跑,而且是非常真实的跟随跑。
站在起跑线上,李健已经在四处搜寻了。
他一眼就看到了丁小鹏,现在他已经认准了这个让他不屑的小白脸对手,他冲丁小鹏送来一个不屑的眼神,嘴角不自觉地翘了翘。
丁小鹏也毫不客气地送给他一丝冷笑。
两个人的目光在人缝里扭成一团,溅出只有他们彼此才能识别的刺目火花。
李健低声吩咐了身边的队友一句:“盯紧那小子,今天不给他一点机会儿!”
但是,比赛一开始,他们就失去了目标;丁小鹏从他们的视线里消失了。
丁小鹏这次确实没有跟在李健身后,而且离李健的队友也远远的;他从一开始起步,就跑在所有参赛队员的中间稍后位置。
两圈过后,场上队员分化成两个集团。
以李健为首的五六名运动员形成了第一集团;其他七八名运动员形成了第二集团,丁小鹏就混杂在第二集团里。
两个集团之间相隔二十多米距离,而且,距离在继续扩大。
这两个集团的比赛节奏是不一样的。
前面那个集团的奔跑节奏更快。
坏了,臭小子今天跟不上了!
这是赵坤教练的心思,丁小鹏今天的战术他有些看不懂,这样的跟随战术,只能越跟越远,很难捕捉到最后发力追赶超越的机会儿。
哼,小偷就是小偷,真刀真枪地干,你小子还嫩着呢!
这是李健的心思,比赛中间,他几次偷眼瞅后面,都没有看到那个令他讨厌的小白脸。
直到五圈过后,他才隐约看见半圈后面的第二集团里有丁小鹏的身影。
他松了一口气,坚信昨天自己确实是疏忽大意了,今天绝对不会再给那个小偷一丝机会儿了。
他专心投入比赛。
现在他看清楚了,今天的主要对手还是他往年的几个老面孔;他熟悉他们的实力,也熟悉他们惯用的战术,所以,他和队友一连串的配合,几圈过后,就基本把对手拖垮了,把他们拉开到二十米开外。
在跑到最后两圈时,他和队友已经实现了对最后一名选手的套圈;在又一次超过一名被套圈的对手时,他有意识地扫了一眼,匆忙之间,感觉有点像那个小白脸。
最后一圈时,他已经忘记了那个叫丁小鹏的小偷,开始了他和队友的出色加速跑表演。
运动场上的掌声一阵阵爆响,李健不可置疑地认为,这些掌声是冲着自己来的。
来到最后的直道,他和队友开始继续加速。
他们彼此都保持着一点小心思,不能加速太快,避免引起对方的猜疑和心理不舒服。
毕竟是队友,队友加速太快,有偷袭得手的嫌疑;李健加速太快,有点不太给队友面子。
两个人就这样各怀心思,彼此友好,又有些彼此提防地冲向终点。
就在这时,一个小身板从他们身边超了过去。
李健侧脸看了一眼,一愣,但马上释然了。
他认出是丁小鹏,但他没有惊慌;因为他坚信这个小白脸今天是被他套圈的选手,他甚至把丁小鹏提前一圈加速看作是很可笑的事,甚至认为小白脸是为了遮羞,故作姿态。
李健唯独没有想到,就在两圈前,他误认那个被他套圈的对手是丁小鹏时,实际处在中间位置的丁小鹏已经开始加速了。
丁小鹏跑得很耐心,但加速也非常坚决。
他一个个追上前面的对手,场上的春秋战国局面,带给他最好的掩护。
当他一路超越,追到李健和他的队友身后十几米时,对方竟然毫无察觉。
场上的观众却看得很清楚。
双方的教练看得更很清楚!
观众后面的阵阵掌声是送给丁小鹏的,被他落后不气馁,勇于赶超的精神感召,发自肺腑地为他加油助威。
赵坤教练是因为这意外的惊喜而兴奋鼓掌;本来他已经不抱什么希望,准备接受丁小鹏今天比赛失利的结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