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小说 四合院:从旅行青蛙开始

第56章 《雉鸡图》

  这可是书画啊……

   别管是不是名人字画,刘家人也太豪横了,真拿豆包不当干粮啊……不过一想到现在文玩古董的白菜价,赵国强又释然了。

   就算是唐伯虎真迹摆在眼前又如何?卖不上价格显然就不符合刘家人的现实需求,那里有赵国强明晃晃的五千块更香甜可口?

   本着捡漏的渴望,赵国强小心翼翼的打开一卷书画,没错……墨色陈旧,纸张微微发黄,是个老物件。

   嗯?

   赵国强仔细打量这幅画,一只冷峻孤傲的雉鸡,很有一股子鹰隼的风范,最吸引人的是这幅画有别于传统国画的水墨彩,不是黑就是白,雉鸡的羽翼,色彩丰富,明显是吸收了西方画派的用墨技巧。

   这是典型的民国特色。

   中西交融,取长补短,是国画的有一个巅峰时期,名家辈出。

   眼前这幅画,很有可能是哪位大师的手笔。

   落款处,高奇峰……

   赵国强只差抱着这幅画上蹿下跳了……

   ……

   这运气……

   随便淘一下宅子,就搞到了一副民国画圣高奇峰的《雉鸡图》……

   高奇峰,晚清民国大画家,广州番禺人士,于兄高剑父、陈树人号称岭南三杰,赫赫有名的“岭南画派”创始人,当时的民国总统林森亲口称赞他为“民国画圣”。

   真正的一代宗师。

   一幅画已经是这等珍品,这么一大堆,怎么也能再搜罗出几幅好东西吧?有了盼头,这厮就像是吃了兴奋剂一样,一幅一幅的将书画打开、再小心翼翼的捆好,轻轻地放下,轻柔的动作,宛如手里捧着的是柔如无骨的婴儿一样。

   彻底傻眼了……

   每一幅画,后边的落款都是后世文盲也听过的名字:张大千、齐白石、黄宾虹、吴昌硕、潘天寿、刘海粟……

   第一幅,赵国强激动……

   第二幅...

   第三幅.....

   .........

   多到一定程度,赵国强已经彻底麻木……

   一直以来,赵国强到手的国宝可谓是多的数不胜数,可是在书画方面一直都收获聊聊,在废品站里偶尔能淘到一些珍品,可是有许多都已经被无知之辈给糟蹋的面目全非。想要恢复旧观,显然要找到修复高手慢慢的修复,眼前的赵国强显然没有这个实力。

   可是这批书画不同,很显然刘家人保存的很精心。没有破损,没有虫吃鼠咬,一下子将赵国强收藏的短板给弥补的严丝合缝。

   至此,赵国强快成了大满贯的收藏者。

   青铜器、瓷器、古兵器、邮票、书画、明清家具、古玉器、唐三彩、古钱币、印章、兵符,应有尽有……怎一个牛逼能概括?

   就仅仅是这些收获,就已经让赵国强一天都处在兴奋之中。走路像脚下安了弹簧一样,一蹦一跳的,如果让熟悉赵国强的人看见,保证惊掉一地大牙。有了这个大惊喜,再看其他的地方,赵国强颇有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觉。

   刘家人仅仅是带走了细软和价值贵一些的小东西,留下的坛坛罐罐不少,客厅的条几上还完好无损的放着长颈梅瓶,墙角一对硕大无比的花瓶。

   院子里还有几个大大的瓷缸,里边的风水鱼欢快的游动着。

   已经确定,都是祖辈传下的老物件,价值不高,但是很有年代感,原封不动的保存在这里,任谁看一眼,也能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感,复古范儿油然而生。

   整个院子,赵国强很满意。

   除了门窗、卫生间、室内设施不再适合现在的生活,必须适当的加以改进,其余的整体景观,基本上可以保留原貌,完全没有一点问题。

   不过,一想到自己屋里那成大堆的老物件,件件价值连城,赵国强急需一个妥善的保存之所,这也是赵国强急于购买大院的初衷。

   如果有一个地下室就好了……

   不但保密,而且便于设计恒温恒湿的环境。自己一屋子的宝贝才算是彻底的安全了。

   对了,地下室……

   这可是老院子啊……

   哪个大户人家没有个暗室地道之类的存身之所?至不济也会有个菜窖防空洞之类的吧?要知道,全民抗战的年月,那可也是全民挖防空洞的岁月啊……兵荒马乱,谁还没个藏身之所?

   赵国强又像打了鸡血一样,满院子的找菜窖地道。

   卧室,没有……

   客厅,没有……

   东跨院,没有……

   西跨院,也没有……

   赵国强挠头,这就有点不对劲了……

   就这院子的规模,怎么可能连一个避难所也没有?明显不符合大户人家惜命的性格,一大家子人,怎么可能连保命的手段都没有?只能是自己的道行还不够,没有找到而已。

   满大院子跑了一圈,赵国强无奈的承认,自己果然不行。看来还要找专门的人才。

   这方面就要去索二爷那里请教易师傅这个老专家了。

   人家好歹也是个专业的木匠,没准就学过什么缺一门的鲁班书之类的,属于是专业人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