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成人小说 致富从1978开始

第178章 熊毅武的对策

致富从1978开始 森外 2247 2024-05-30 14:05

  熊毅武在海珠听到一品鲜方便面推销活动,当天就赶到花城,亲眼目睹了一帮穿着泳衣的姑娘举着牌子招摇过市的情景。

   他瞠目结舌。

   竟然还有这样的操作!

   简直太不要脸了!

   当然当地老百姓对用一品鲜这次恶俗营销批评也传到熊毅武的耳朵里。今天召开会议就是针对竞争对手的举动商量对策。

   “老熊,我觉得对方这次活动是聪明反比聪明误,自毁长城。”说话的的是主管生产的刘副厂长。

   “哦?老刘,说说你的理由。”

   刘厂长清清嗓子:“大家现在也听到,花城许多群众都给电视台报社写信,批评一品鲜方便面这种恶俗活动,据我所了解有些退休老干部也看不惯,给市上领导打电话要求以后坚决制止类似的行为出现!”

   “可这能说明什么?”

   “这说明,一品鲜方便面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彻底崩坏!所以我才说那个卫向东是聪明反比聪明误。”

   “可是,从花城、鹏城咱们的人传来的消息是,这几天对方方便面销量暴增,这又如何解释?”熊毅武追问道。

   “这?.....”刘厂长没词了。

   “刘厂长,我们销售科分析过原因。”接话的是销售科长吴东:“虽然一品鲜在花城和鹏城搞得促销活动引起一些人的反感,但据我们了解基本上都是老年人,看不惯。”

   “可是大家想过没有,这些上年龄的人是不买方便面的!真正购买方便面的是喜欢新奇的年轻人!也就是说一品鲜做这个促销活动的时候就精准把握到这点,你骂你的,我卖我的,你骂的越凶就相当于给我在做广告扩大影响!”

   听了吴东的一番分析,在座的倒吸一口冷气。

   这尼玛的.....这个卫向东也忒鬼了,粤省话说“好劲抽(秋)”嘞....

   “所以说,宣传广告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你看人家一品鲜,又是在电视台做广告,又是登报纸,还搞这样的促销....我们也要跟上!不能再像以前只闷头生产,加大产品宣传力度!”熊毅武总结道。

   “也学一品鲜他们找些穿泳衣的姑娘举着牌子?”有人附和道。

   “那就不成了东施效颦?”熊毅武笑着摇摇头:“我们不是离香江近吗?现在年轻人都喜欢看香江电视剧,我们就找香江明星做广告!”

   找香江明星在大陆做广告?

   这是没有过的事啊。

   在座的人纷纷议论起来。

   “我们就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熊毅武一锤定音。

   “吴科长!”

   “到!”

   “你们和厂里宣传科好好商量下,看请哪位香江明星给咱们做广告合适?提个初步意见报给我,我亲自去香江请!”

   卫向东当然不知道千里之外的华丰厂发生的事,不过知道也不感到多吃惊。

   请香江明星做广告?

   历史上人家华丰不就是这么做的嘛。

   肥姐沈殿霞说着蹩脚的国语:“食华丰,路路通”可是八零后的经典记忆。

   他现在正在和罗青梅告别。

   回到南坪县城,已经是傍晚,彩霞漫天。

   把罗青梅送到县委家属院门口,两人就分手告别。

   “青梅,这一趟也辛苦你了,给我做一个多月的秘书。”卫向东真诚感谢。

   的确是秘书。

   准备各种资料,和对方谈判时候做记录,甚至有时候行程安排.....凡是秘书所做的事情罗青梅都做了。

   “你开心了吧?.....我一个堂堂的大学生给你做女秘,是不是感到自豪?”姑娘咬着嘴唇问道。

   哎呦,这话说的。

   “难道你不开心?”卫向东反问。

   “不开心!下次我要你给我做秘书!”

   “行啊.....如果下次我们厂搞推销,我就劳你大驾啊。”

   罗青梅知道对方是和自己开玩笑,不过让她真去搞什么推销,像卫向东这样的骚操作她想不出来,书本学的那些东西似乎又用不上。

   哎.....

   难道我真是给他做秘书的命?

   “好啦,别乱想。”卫向东声音变得温柔:“马上就开学,好好学习将来做学问。”

   “嗯!”罗青梅点点头:“你要经常给我写信!”

   “好!”

   “还有,放寒假我要来找你!”

   “好的。”

   “再见!”

   姑娘看了卫向东一眼,背着包包转身向家属院走去。

   卫向东搭了个便车,回家休息一晚上第二天就投入工作。

   来自粤省的订单如雪花般飞来,曹小荣也在电话中催促尽量多发货。

   卫向东马上指示新修建的二车间也采取两班倒,加大生产量,四辆东风大卡车每天来回奔波在通往县城的国道上。

   新的问题又出现,在南坪车站分配的车皮根本不够!不得已,只好借助水路——发往金陵、申城的货物一部分通过长江货船运往目的地,腾出车皮发往粤省,暂时缓解这个问题。

   方便面厂这边购销两旺,缫丝厂的扩建也进入实质性阶段,李江红和钱塘纺织机械厂签订购买两组40台自动缫丝机后,立刻开始新厂房建设,就在原三队和四队缫丝厂中间的空地,用李江红的话说要到三到五年时间购买100组2000台自动缫丝机,然后逐步淘汰原来的半自动缫丝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