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米高梅的报价
这次谈判对于杨帆一方来说,其实难度并不大。
由于米高梅是上市公司,所有的财务状况和市值都有股价作为参考值,手中还有西海岸科技投行提前做好的尽调,价值可谓是一目了然。
当然,买卖一家上市公司却不是明码标价,然后你情我愿就行的。双方的boss坐在一起谈,可以让谈判的进度大幅度的提高。
柯克·克尔科里恩无力承受米高梅因连续亏损带来的债务和财务压力,所以他想卖掉米高梅的意愿就是张明牌。他所希望的是能争取卖一个好价格。
对于杨帆来说,QQ娱乐传媒集团在娱乐行业的野心也早已展露无疑。如果能够拿下米高梅,那么杨帆在好莱坞的地位立即就能够得到一个极大提升。无论米高梅的电影产业如何跟不上时代,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有米高梅庞大的片库在,米高梅就有重新崛起的可能。
所以在双方意愿方面,大家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柯克·克尔科里恩也向杨帆透露,索尼哥伦比亚的人也有和他进行接触,在询问米高梅的报价。
也许其它人会觉得这是柯克·克尔科里恩在刻意给QQ娱乐传媒制造一个竞购对手,目的是为了抬高售价。杨帆心中却是非常的重视,因为前世中,就是以索尼为首的财团,通过一笔48亿美元的杠杆收购,买走了米高梅。
索尼对米高梅是有野心的,但是杨帆还知道,索尼并没有势在必得的决心。
这一点从索尼最终采用杠杆收购的方式来完成,就能看得出来。杠杆收购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以来,的确创造了不少金融上的经典案例。
操作方法很好理解,就是收购方先谈妥收购价格,然后设计并购方案,通常是组建控股公司,以管理层出资10%的资金发起并购。然后以被收购公司的资产做为抵押,向银行借入过渡性贷款用于支付收购价格。然后再向投资者发行公司债等方式筹集余款和激活公司的流动资金。
等到支付完所有收购款项,公司落入收购方手中时,再通过资产重组和投入资金比例来调整持股占比,并获得最终想要的收购结果。
利用杠杆收购最大的好处是对并购项目所需资金的要求很低,甚至收购方只拿出并购报价20%的资金量就能够完成一场并购。而且后期的运营水平够高的话,完全能够以债务为控制手段,大刀阔斧的对旧有的企业不良因素进行改革。剥离非核心业务、缩减企业规模、降低不必要成本、投资技术改造等。借贷不仅仅是一种金融工具,也是一种促进管理变革的有效手段。
但杠杆收购同样是有利有弊的,这种收购方式是以牺牲公司股东利益和公司长远优势为代价的。比如通过并购让原有股东或者管理人员要么立马出局要么遵守“规矩”。而高额利息偿付的压力,也迫使着接任的管理层不得不想方设法提高运营绩效和生产效率。
当一个企业的管理层脑袋里天天紧绷着债务这根弦时,他们的注意力就会不得不时时停留在短期利益上,这对一家大型的集团企业来说,大概率会出现许多舍本取末的问题。
如果被收购的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管理层与原股东们的利益和动机出现较大的不一致,都会让企业陷入严重的内讧当中,最终导致破产失败。
前世2005年索尼买下米高梅后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在经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本就资金链紧绷的米高梅很快就崩盘了。
2010年,在金融危机两年后,由于无力偿还巨额债务和推出新作,米高梅申请了破产保护,进行破产重整,以摆脱四十亿美元的债务压力。
作为拍摄了电影史上最出色的影片之一《乱世佳人》,创造出历久不衰的银幕经典《007》系列,塑造了不朽的卡通形象《猫和老鼠》,发起成立了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成功推出了奥斯卡金像奖的伟大电影公司。
这些成就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让米高梅不朽,何况几个神话集于一身呢。可本该不朽的米高梅最终却被柯克·克尔科里恩和索尼玩成了破产倒闭的鬼样子,真是可悲可叹。
杨帆并没有反驳柯克·克尔科里恩提出的索尼有可能入局的话语,杠杆收购虽然隐患很大,但对于柯克·克尔科里恩来说却是无所谓的,他出售米高梅获得的美金不会少一分钱。
所以杨帆决定快刀斩乱麻,避免真的把索尼拖进来了,那西海岸科技是要吃亏的。所以杨帆对于对方提出50亿美元的报价并没有做表态,反倒是问柯克·克尔科里恩这个报价是否能够代表绝大多数股东的意志。
杨帆希望的收购目标是至少要拿到米高梅电影公司50%以上的绝对控股权。如果有机会能进一步压缩其它股东的持股比例,杨帆甚至希望配合西海岸在二级市场的暗中吸股,将西海岸科技的持股比例提升到75%。为此付出一定的溢价也是能够接受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