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成人小说 华娱:高衙内他想当影帝

第580章 收编?【上章已解封】

  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此言用在眼下简直在适合不过。

   随着高飞此言一出,韩莉当即便一脸错愕的愣住了。

   见此情形,高飞这才又笑着重复了一遍,得意道:

   “我把港圈收编了!”

   韩莉这才回过神来,难以置信的问道:

   “怎么可能?太阳从西边升起来了吗?”

   在娱乐圈做了这么多年,韩莉比任何人都知道这件事儿的难度。

   只是等高飞开口解释之后,她才明白高飞所说的“收编”和她想象的有些不一样。

   ……

   话说随着国内经济的逐渐好转,在互联网巨头的带领下大量热钱开始涌入娱乐圈。

   如果硬要分一个时间段的话,那么2014年算是一个标志性的节点。

   为此高飞私下里曾经做过一个简单的划分:

   2000年以前:内娱蛮荒时代;

   2000年—2014年:内娱崛起时代;

   2014年-至今:内娱爆发时代。

   令高飞颇为自傲的是,这三个时代他都有份参与。

   甚至最关键的内娱爆发时代,就是他一手掀开的大幕。

   这倒不是高飞自己吹牛,而是业内同仁私下里交流之后逐渐形成的一个共识。

   而他们之所以这么认为,主要因为中国电影票房就是从《泰囧》之后开始暴涨的。

   可以说正是《泰囧》一句将中国电影票房直接拔升到十亿这个台阶。

   在《泰囧》之前的电影只要过亿票房就很高了。

   但是《泰囧》之后,以后的高票房电影基本都是十亿。

   很多观众听了或许会不以为意,认为这并没有什么。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泰囧》那13亿电影票房真正的意义并不在圈内,而在圈外。

   因为正是《泰囧》的超高票房让圈外的资本看到了影视圈的潜力以及……有利可图。

   于是这才有了大量的资本热钱涌入,从而造就了后娱乐圈时代的繁荣。

   说句不客气的话,从这个角度来说圈内所有人都欠高飞一个人情。

   毕竟没有钱,就算有再好的演员、导演、团队,也照样是白搭。

   不过,业内对此其实有另一种看法。

   因为《泰囧》的上映和周易影视的上市几乎是同一时间。

   所以有相当一部分业内人士都认为周易的上市,才标志着娱乐圈新纪元的开始。

   那啥……O(∩_∩)O哈哈~对于这种说法高飞也不好说什么。

   只能感谢业内同仁的厚爱了。

   对了,还有一点也是圈内公认的。

   大家都认为华艺兄弟之所以没落,主要就是因为他们错过了内娱的第三个时代。

   这曾经令不少圈内人有些可惜,毕竟他们的开局实在太完美了!

   ……

   不过万事万物,有利有弊。

   随着娱乐圈进入新纪元,大量热钱的涌入也直接导致了像“天价片酬”等乱象的出现。

   虽然从演员的角度,高飞应该巴不得片酬越高越好。

   但从一开始,他还是坚定的认为“天价片酬”是乱象。

   之所以这么说,不是因为高飞有多么高风亮节,而恰恰是为了维护自己利益。

   短期的天价片酬看似让明星们赚得满嘴流油。

   但在这种模式之下,透支的却是演员本身的口碑和元气,甚至是影视圈的口碑和元气!

   为什么这么说呢?

   究其根本,还是利益和风险的不均衡。

   所以在周易影视内部的薪酬改制中,高飞这才刻意将演员的片酬折算成投资。

   虽然这样看似没有什么区别,但却能让整个项目模式更加健康,抗风险能力也更强。

   不过话又说回来,随着天价片酬新闻频频见诸报端。

   使得演员这个职业在大众心目中也开始变得魔幻起来。

   但很多观众不知道的是,有时候演员和演员之间的差距比人和狗都大。

   同样是中戏、北影出身,有人能一部戏拿一个亿,有人却连万分之一都拿不到。

   对于这一部分人而言,演员只能算是一个普通的职业。

   周易内部曾经做过一次挺有意思的调查,然后发现抛开那些有名有姓的“角”之外,一般演员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平均只有5000元左右。

   而剧组的幕后工作人员可能高一点,能有1~2万。

   但这样的收入也不稳定,基本上都是跟着项目走。

   一个项目结束了幕后就相当于失业,如果衔接不好的话,一两个月没收入都是常事儿。

   而这便是高飞能收编港圈的重点。

   ……

   说来高飞口中的“收编”和韩莉以为的“收编”其实不是一回事儿。

   其中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对港圈的定位不一样。

   韩莉认为的港圈其实就是大部分眼中的印象。

   什么“四大天王”“双周一成”“曼玉青霞”之类的。

   导演半神半鬼、港星满是光环。

   在他们的眼中,只有这些香江娱乐圈顶级的存在才有资格代表港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