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成人小说 华娱:高衙内他想当影帝

第539章 阴差阳错的缘分!

  9月23日,上午八点。

   “没想到我竟然也有穿绯袍的一天……呵呵~有意思!”

   化妆室里,看着镜中身穿绯红朝服、头戴进贤冠、腰挂锦绶,手执笏板的自己。

   只见高飞忽然有些怅然的感慨道。

   毕竟当年在大宋的时候,这些衣服可是不能乱穿的。

   按照宋制,公服三品以上用紫,五品以上用朱,七品以上用绿,九品以上为青色。

   所以在大宋朝堂,绯袍非高官不可穿。

   就算是像翰林学士,秘书郎这等清贵官职,也只能身着绿袍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梦华录》中,当顾千帆因功被皇帝晋升为皇城司副使“许借绯,赐银鱼袋”的时候,身为新科进士的欧阳旭会一脸艳羡的看着他!

   其实不为其他,只是因为他那一身华贵的绯袍而已!

   年少服绯的荣耀,甚至已然超过了进士登科的欢喜。

   毕竟就算他们考中进士又如何,最后还不是只能一袭青袍。

   每一榜进士里面日后有能十分之一的人官居绯袍,就足以被朝野称之位龙虎榜了。

   当然,龙虎榜和龙虎榜之间也是有差距的。

   比如仁宗朝嘉佑二年的那次龙虎榜,含金量就高的吓人。

   首先这一届科举的主考官就是当时的文坛领袖、翰林学士欧阳修。

   也不知道是不是欧阳修的眼光太好,还是他的运气太好。

   反正他这一科出了不少传奇人物!

   甚至嘉佑二年这一科都不能称之为龙虎榜了,朝野常常以“宰执榜”代称。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一科除了位列“唐宋八大家”的苏东坡、苏辙、曾巩之外,还有后来官至宰辅的新党领袖吕惠卿、曾布等人。

   甚至被称之为“理学五子”的张载、程颢等宗师大儒,也是在这一科被欧阳修录取的。

   当然,所谓的“理学五子”那都是后人的称呼。

   横渠先生张载可从来没有拜入理学门下,奉二程为主。

   其实横渠先生开创的“气学”在关中地区一度和二程的“理学”不相上下。

   只是奈何横渠先生虽然才高一世,但晚年却识人不明。

   他这边刚仙逝,承接他衣钵的弟子就拜入了二程座下,拿老师的毕生成就做垫脚石。

   这才让二程不费吹灰之力的将最大的敌人吃干抹净,消化一空。

   此言倒不是夸张,实际上在这些大儒眼中,道统之争,甚于杀父之仇。

   可怜横渠先生一生着作无数,为“气学”留下不少典籍。

   但衣钵弟子的背叛却让他的遗着笔记大多都落入了二程之手。

   一生笔墨,竟然万不存一。

   最后只留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让人振聋发聩的警世名言。

   不过话又说回来,嘉佑二年这一科进士榜别说是在大宋了,就算是在千年科举史上都算是颇为罕见的一科。

   所以只能算是个例,并不具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实际上在大宋,大部分读书人进士及第之后,并没有就此青云直上。

   毕竟朝堂上的高位都是有数的!

   老一辈不放权,后辈就算再有才华也只能苦熬着。

   尤其是道君皇帝继位之后,大宋的冗官之态越发严重。

   很多进士首次授官之后,常常要候选三四年才能再履新任。

   因此即便高飞号称是东京第一衙内;

   即便大宋的散官阶,寄禄官,差遣,馆职等官衔乱七八糟的有一堆。

   但是高飞也依旧没有混上一身绯袍。

   甚至他连一身绿袍都没混上,每年正旦只能穿着一身青袍去参加大朝会。

   要是眼神不好的,远远望去说不定还以为是小厮呢!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的大朝会高飞都懒得去凑热闹。

   没办法,谁让他的寄禄官“致果校尉”刚好就正七品,连穿绿袍的资格都没有呢!

   后来还是高俅被他给念叨烦了,找官家求了一个皇城副使的散官,这才让高飞如愿的换上了一身绿袍。

   念及此处,高飞顿时忍不住失笑的摇了摇头。

   高飞却是没有想到,跨越千年岁月,他竟然又和这个差事遇上了。

   看来他和皇城司还真是有缘分呐!

   当然了,玩笑归玩笑。

   高飞当初的那个皇城副使和《梦华录》中顾千帆可不一样。

   他就是挂名而已,实际上他连皇城司衙门都没有去过一次。

   就好像一个公司虽然有很多副总,但真正管事的永远只会有一个。

   至于其他人?不过只是过来混一份俸禄、蹭一个名头罢了。

   而他高大衙内当初就是过来镀金蹭履历的那一个!

   不过说句老实话,道君皇帝时期皇城司其实已经不像真宗时期那样牛掰了。

   要知道皇城司这个衙门早就几经更迭。

   早年在大宋开国的时候,皇城司本名为武德司乃是太祖所立。

   而太祖赵匡胤组建武德司的主要目的,也不是对内,而是对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