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成人小说 华娱:高衙内他想当影帝

第459章 老前辈的优势

  “做抗日神剧?”

   当听见江虹竟然提出了一个这样的建议之后,电话另一边的高飞顿时不由一愣。

   说实在的,如果不是前面谈了那么久,高飞都要怀疑她是不是被人绑架了。

   只是江虹接下来的话,顿时让高飞一阵哑然。

   ……

   对于抗日神剧高飞本来是一万个看不上。

   毕竟现在某些抗日剧实在是越拍越扯了,有些女战士甚至打扮得比妓女还妖艳,男演员们更是头发抹着纹丝不动的发胶,苍蝇都站不稳那种。

   知道的明白这是在战场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要去参加舞会呢。

   至于像什么“手撕鬼子”“包子手雷”“子弹拐弯”“抽着雪茄”“穿着短裙”“住着别墅”等令人无语的剧情,就更不胜枚举了。

   对了,高飞记得最离谱的是一部叫做《抗日奇侠》的抗战剧。

   里面的游击队员所骑的自行车不仅能直接起飞,飞上火车顶部,还顺便扳动了火车道闸,成功拦截了火车,同时躲开了飞来的子弹。

   (⊙o⊙)…说实在的,就这剧情牛顿来了都得给编剧磕一个。

   高飞不知道编剧和导演有没有想过,如果当初咱们的游击队真的这么牛的话,那么抗日为什么还打了那么多年呢?

   难不成这还是咱们保存实力了?

   只是无论高飞心底如何吐槽,这也无法阻挡衡店一年杀了“10亿鬼子”。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以往高飞接戏的时候很少会碰一些抗战片。

   毕竟就算他的角色脚本里没有那些神操作,谁能保证导演后期会不会加上?

   所以为了自家的口碑着想,也为了能晚过气几年,高飞还是对这类题材敬而远之。

   不过在听完高飞的话后,江虹也没有反驳,而是从另一个角度谈起了所谓的“抗日神剧”。

   ……

   影视剧中出现一些夸张的手法,其实一开始在圈内都属于正常操作。

   那个时候无论是业内还是观众,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

   因此也没有什么“抗日神剧”“抗日雷剧”之类的说法。

   比如当初郭达和潘常江拍摄的抗战电影《举起手来》,其中的很多桥段就很夸张。

   倘若如果放在眼下,那肯定妥妥的逃不了“神剧”的标签。

   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初的电影人之所以这么拍摄,其想法却和现在的剧组可不一样。

   究其根本,他们也只是想通过夸张的手法来制造一种喜剧的效果而已。

   因此这些年诸如《亮剑》《狼烟北平》《我的团长我的团》《历史的天空》《人间正道是沧桑》《我的兄弟叫顺熘》等抗日经典电视剧,依旧是层出不穷。

   可是抗日神剧既然出现了,那自然是有其原因的。

   因此江虹没有在内容上和高飞争论抗日神剧的对错与否,而是从市场的角度给高飞分析了一下。

   因为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国产剧很多题材都不能拍了。

   如此一来,能选择的题材自然无非就那些了。

   但是时间一久翻来覆去也拍不出什么花儿。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方才催生出“抗日神剧”的出现。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如果各大影视公司能拍的,老一辈观众爱看的类型也就那些。

   而在这些选项之中,抗日剧的审核风险无疑是最小的。

   于是这才有了这几年谍战剧和抗战剧的大火。

   可以说正是先有了市场需求,才有了后来的“抗日神剧”

   当然了,一开始的时候抗日剧其实拍的并不差。

   甚至因为早期那批拍抗日剧的人都是各地国营制片厂出来的老班底。

   因此无论是镜头水平还是剧本内容都在水准线之上。

   但随着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国营厂的老班底渐渐供不应求了。

   正巧那时候香江和弯弯的导演开始了第二次北上讨生活。

   故此郎有情妾有意之下,二者很快便勾搭上了。

   一干中小影视公司立刻和一干北上的港台导演合作起来。

   于是乎,一些原本习惯于拍摄“偶像剧”“言情剧”“武侠剧”的港台导演团队,开始带头拍起了枪林弹雨的抗战剧。

   因为这些人都是只求钱又不求名,干一票就走的那种。

   故此在拍摄的时候自然不会考虑那么多,依旧是习惯性的将以前的老一套放在抗战剧里。

   如此方才有了“抗日神剧”的诞生。

   就像高飞先前提到的那部《抗日奇侠》,其导演刘仕裕就是tvb的金牌监制及导演。

   至于那个“女二被轮*之后,忽然小宇宙爆发、自动穿上裤子射死日本兵的”《箭在弦上》,其导演余明生也同样是来自香江的大导演。

   至于被誉为“抗日神剧”第一人的弯弯导演林建忠,相比于香江的同仁也毫不逊色。

   《英雄使命》中那个“站在山顶用石头砸下日本人飞机”的桥段就是他想出来的。

   可以说正是这么一群导演为“抗日神剧”的赫赫名声立下了汗马功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