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成人小说 华娱1981:从西游记开始

第三十七章 践行

  台领导突然派下来的任务,让整个西游筹备组都措手不及。

   原先都不怎么管,主管文艺部的洪敏生副台长,眼睛一直盯着《红楼梦》那边的剧本改编,阮若霖副台长过来开过几次会之后,也没了影子。

   怎么突然抽上鞭子了?

   虽说奶的那一口,吃下去挺香的,可毕竟定下来要翻拍名着才半个多月,这就要求出成绩?

   官大一级压死人,领导交代的任务,就算是再难,也得硬着头皮往前冲,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这也怪他们组这段时间跳的确实太欢实了,一会儿要外出采景,一会儿又公开面试演员的,动作有点儿大,惹了领导的烦,扯着蛋也是活该。

   可偏偏《红楼梦》那边至今也没有太大的动静,唯一传出来的消息就是,台里的编剧周雷带着剧本改编小组在为《红楼梦》后续的故事多方请教专家。

   谁让曹雪芹是个烂尾头子,正写到精彩处……

   嘎!

   不更新了。

   真真是人间三大恨:鲥鱼多刺、海棠无香、红楼未完。

   唉……

   对了,导演王福林还在读书,听杨婕说,已经很多天没在文艺部的组长会上看到人了。

   看看人家,还能脱产一年安心读书。

   他们这边却要被迫接受领导硬砸下来的任务。

   别抱怨了,该干什么干什么。

   连着开了两天的会,最终选定了《除妖乌鸡国》来练手。

   至于为什么选这个故事?

   而不是《三调芭蕉扇》、《三打白骨精》,或者《大战红孩儿》这些观众耳熟能详的故事?

   杨婕导演也有自己的考虑,首先就是因为这一段是《西游记》里不大为人知晓的故事,没有可比性,其次它的情节比较曲折,再有就是景点比较集中,特技也比较少。

   更主要的还在于师徒四人在这个故事里都出现了,正好可以验看师徒四人的表演和形象,是否能被专家和观众认可。

   要拍的内容定了下来,紧接着由朱小峰牵头改写文学剧本,其他人也是各司其职,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

   顾北这下自然也没法清闲了,每天上班签个到,紧跟着就得去北影厂找王喜忠老师,师徒四人的形象已经基本敲定,可西游故事里的人物不光他们四位。

   单单是《除妖乌鸡国》这一段,妖道、文殊菩萨、国王、太监、王子、王后,一大帮人都要挨个定妆。

   人一旦忙活起来,时间也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十二月中旬。

   下午开会,杨婕宣布了几个事,报台领导批准,最终将外出采景的日子定在了来年的三四月份,分两个阶段进行,三月份奔东南,四月份奔西南,五月初结束。

   试集开拍的日子也在文艺部的组长会上敲定,七月一日准时开练。

   顾北也被塞进了采景小组,这倒是不意外,现在西游筹备组就那么小猫两三只,除了朱小峰要留守京城忙活剧本和选角的事,其他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得去。

   “小顾,咱们明天还去北影厂?”

   说话的人叫李成儒,京城工人业余话剧团的演员,头次见着,顾北差点儿没认出来,实在是因为有头发的李成儒长什么样,形象太模糊了。

   那位对着摄像机镜头,一刻不停连着白话了五分钟的房地产狂人,妥妥中国影坛的经典形象。

   不求最好,只求最贵。

   李成儒是经人介绍,被杨婕选进筹备组的,不算央视的正式职工,不过杨婕应了他,只要工作做得好,她来解决编制问题。

   一颗大萝卜摆在眼前,李成儒自打来报道之后,每天都是干劲十足,眼下的主要工作就是跟着顾北,为角色定妆的事,每天往北影厂跑。

   “李哥,明天周末,杨导难得开恩,让咱们歇一天,您还想着工作的事呢。”

   时间紧,任务重,连着两个周末,顾北都没休息了,最近这段时间,工作开展的比较顺利,杨婕眼见大家辛苦,便格外开恩,刚才散会前宣布,明天休息一天。

   哦……

   李成儒一脸恍然的表情。

   “得嘞!我明儿得好好的睡一觉。”

   顾北没搭茬儿,也不敢搭腔,实在是李成儒比起老张,更是个话痨,那嘴甭提多碎叨了。

   任何一个话题,李成儒都能东拉西扯的聊上半天,别说顾北,就连王喜忠老师那种好脾气的都有点儿受不了,私下里好几次隐晦的表示:你小子下回能不能别带他来啊?

   唉……

   下楼骑车回家,今天晚上还有事呢。

   就在前天,千等万盼的,李素华的回信终于到了,果然和顾北想的一样,上次来信说有门路可以搞到彩电,还真是她公公的路子。

   海关籍没了一批打香江走.私过来的彩电,按照以往的规定,都是要封存处理的,可现如今死规矩也开始有了变通。

   好好的东西虽然来路不正,可要是还跟原先一样封存在仓库里吃灰就太可惜了。

   既然已经过了明路,还不如对外出售,不光能给当地财政创收,顺便还能给职工们增加点儿福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