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成人小说 华娱1981:从西游记开始

第六百六十九章 要翻案?

  “要是没别的意见,就这么定了吧!”

   央视办公大楼的某间会议室内,经过激烈的讨论,意见逐渐统一。

   关于《水浒传》的编剧人选,央视采纳了顾北的意见,面相全国广征各路豪杰。

   经过反复的讨论研究,备选范围逐渐缩小,最终根据得票数圈定了两个人选。

   着名作家王争光和业内知名编剧冉萍。

   可在这两人当中,到底选哪一位,顾问团的意见又出现了分歧。

   两人的支持率相当,每次开会,都吵个没完,始终定不下来。

   最后,还是顾北这个总导演拍板。

   既然两个人分不出个高下,干脆两个人一起写。

   王争光文笔硬朗,让他写故事里的英雄豪杰,沙场争锋,冉萍擅长风月传奇,让他写有女性角色的部分。

   纵然是一部英雄豪杰的戏,里面也不能没有女人。

   只不过施耐庵的笔下,除了梁山上那三位,其它女性人物的着墨都不多,而且基本上都是反角。

   这也是顾北要着重改的部分。

   要用现代意识和戏剧常识,重述了水浒故事。

   这是顾北在剧组第一次开会时定下的调子。

   不能对着施耐庵老先生的原着照抄,要拍出点儿不一样的东西。

   比如潘金莲这个人物。

   现在人们提到潘金莲,刻板的印象就是个水性杨花的女人,跟西门庆勾搭成奸,还下毒谋害亲夫,简直恶的不能再恶了。

   可如果理性的看待潘金莲这个人物的话,她难道真的一开始就是恶的吗?

   原着中曾写到,潘金莲原是大户人家的婢女,貌美聪明,因不愿受主人侮辱,遭到报复,被迫嫁给了武大郎。

   虽然是被迫的,可是从她不愿屈从主人这一点,至少能看得出,她不是个贪慕虚荣的。

   从一个良家女子变成谋害亲夫的毒妇,这里面也有一个过程。

   山东版《水浒传》里的潘金莲,几乎一登场就让观众瞧出这不是个好玩意儿。

   第一次见着武松的时候,那眼神丝毫不带掩饰的,恨不能将小叔子给生吞活剥了。

   但是,现在让顾北来拍,他更愿意参照前世央视的那个版本。

   最初的潘金莲应该是一个勤劳持家、足不出户的良家女子。

   央视版里面潘金莲和武大郎夫妻两个曾有过一番对话。

   潘金莲给武大郎打水洗脚,武大郎推拒。

   潘金莲在这个时候说的是:“伺候的是自家男人,这有何妨?我从小卖给张大户家做丫鬟,受人摆布,吃了不少的苦。如今嫁给大郎,总算过上了安生的日子,我呀,也认了。”

   武大道心疼媳妇儿:“咱也不是张大户,你这样待我,倒叫我心中不安了。过去的事就别多想它了。”

   一派夫妻相爱的模样。

   可平静的生活,因为武松的到来被打破了。

   武松身躯雄伟,眉目英朗,镜头再一转,枕边人嚼着嘴磨着牙,三寸丁,枯树皮。

   正是从这一刻,在潘金莲的心里才埋下了对武大郎的嫌恶。

   正值青春好年华,谁又甘心这么蹉跎。

   故事里,阮小七曾有过一番话:这一腔热血,只卖予识货的。

   对女子而言,何尝不是如此。

   潘金莲年轻貌美,她难道就真的甘心跟武大郎过一辈子?

   哪个女子不希望相伴一生的是个才貌相当的良人。

   于是,她跨出了第一步,勾搭武松。

   只可惜,武松是个守礼的烈性汉子,断然拒绝,还从家里搬了出去。

   这一刻,潘金莲心底仅存的那点儿美好也消失不见了。

   羞愤之下,她干脆选择了破罐子破摔。

   在遇见了西门庆之后,又有王婆的怂恿,一步步滑落了深渊。

   还能这样写?

   冉萍听得目瞪口呆,他的笔法细腻,擅长的就是写感情戏。

   可这么写潘金莲……

   观众能接受。

   这是要给毒妇翻案啊?!!!

   “顾导,要是按您这么说,潘巧云,阎婆惜,是不是也情有可原了?”

   语气带着抬杠的意思。

   顾北却没在意:“潘巧云和阎婆惜能有潘金莲重要?”

   武松这一段情节,是《水浒传》全书的书胆,份量比宋江都要重。

   这段情节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要着重刻画,用来衬托武松。

   潘巧云和阎婆惜?

   一刀杀了干净。

   不然的话,宋江和杨雄怎么被逼着上梁山。

   不单单是潘金莲,被顾北圈定的每一个重要角色,他都重新给角色定了性。

   王争光和冉萍要做的就是根据顾北敲定的故事脉络,按照赋予每一个角色新的性格特点,进行内容填充。

   “两位老师先把武松这一段写好。”

   从今天开始,王争光和冉萍正式闭关修炼,每完成一段内容,就要交给顾北这个总导演,再经过顾问团的集中讨论,才能最终定下来。

   编剧的事就这么定下来了,顾北接下来还有好些工作。

   “联络函都发出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