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成人小说 我成了爸爸的师兄

第163章 皮影戏的发展

  “干什么?”奶奶的脸都红了,“乖孙,给我坐下。”

   李江明赶紧躲到奶奶旁边去。

   李山敏无奈地放下手:“妈。你都把他宠坏了。”

   “就这么定了,否则,我跟我孙子一起去打工。”

   奶奶的话音刚落。

   李山敏都被气笑了。

   李江明和奶奶也忍不住笑起来。

   “哈哈!”

   “呵呵呵!”

   气氛一下子就轻松了。

   原来亲人之间无论多大的矛盾,都会被不计较轻易化解!

   一笑泯恩仇。

   李江明开始和爸爸一起布置现场,毕竟是中央电视台的综艺节目,千万不能掉了链子。

   两人合力抬出皮影戏道具箱。

   奶奶高高兴兴地坐在那看他们二人干活。

   李江明打开箱子,好长一段时间皮影戏没有人请了。

   箱子上都蒙了灰尘。

   李山敏拿起一块抹布,擦拭着箱子口。

   李江明把箱子里的皮影道具一件件拿起来挂在幕布后面的绳子上。

   “看看这些都不行了。皮子都坏了,有的都卷起来了。要补充新的道具进去才行。”

   “只知道嘴一张,就说。一张牛皮,三千多块,现在这行业又不景气。”李山敏目光黯然,一边干活一边说:“看来,这东西真要断在我的手里了。”

   李江明想想梦中的情景,停下手中的活计,十分的迷茫,不由想到:要是真的有一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就好了。

   可惜都是做梦啊。

   由于长时间没有演出,道具破的破,烂得烂,李江明自从醒过来,心智有些不一样了。

   也没有那么排斥皮影戏了。

   “所以呀,要想把皮影戏发展下去,必须要挣钱。有了钱才能干别的。”

   “你又想说你的面馆吧!”李山敏看看坐在旁边的老奶奶,压抑着情绪没有发火。

   “爸,你不要误会我。我其实也不是非要想开馆子。我只不过是不想唱皮影戏。皮影戏学起来难就算了吧,主要是手机和电脑的普及。我们都没有市场了。”

   “少给我废话。反正我不能让这门手艺断在我的手里。”

   “你怎么不多生几个儿子?一个儿子干这,一个儿子干那。”

   “不想干了就滚。”

   “奶奶,你看。爸爸又要发火。”

   “你个龟儿子,给老子说话态度好点。”

   “妈。你怎么老是向着孙子?也不知道谁跟你最亲。”

   “我孙子跟我亲,你都给我靠边站。”

   布置好了演出现场,天都黑了。

   李江明感觉自己累得全身无力。

   刚坐下来歇歇。

   妈妈过来喊吃饭。

   来到餐厅。

   李江明看到诸葛林夕忙前忙后。

   心里喜滋滋地说:“林夕。你越来越是个好老婆了。”

   李江明当着一大家子人这样说,诸葛林夕的脸羞红了:“阿姨,奶奶。你们看李江明越来越不像话。”

   “哈哈哈。”大家一起笑了。

   “对了,叔叔阿姨。我妈妈说如果双方没意见,父母见个面,什么时候把婚事定下来?”

   “这是好事啊,时间你们定就行了。”

   “林夕,我可警告你,别让你爸妈狮子大张口。”李江明知道家里没钱,他以为家长一见面诸葛林夕的爸妈就要开始提彩礼的事了。

   “李江明,得意什么?”诸葛林夕脸红了一下,狠狠地瞪着李江明说道,“不愿意算了……”

   “明明,怎么说话呢?奶奶可要批评你了,拿彩礼应该的嘛。”

   “是啊,林夕,不要听他说。找个时间咱家长见见个面。”

   “谢谢奶奶,谢谢叔叔阿姨。”

   “傻孩子,跟我们还客气什么?”妈妈和奶奶都笑了。

   ………

   第二天电视台的记者,在各级领导的陪同下,来到李江明的家。

   镜头对准了李山敏,女记者彬彬有礼的问道:“请问李老师,这皮影有多少年历史了。”

   “要算下来,也有一千多年。”

   李山敏对着镜头娓娓而谈。

   皮影戏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宋代:皮影戏作为戏曲演出,始于北宋。到了南宋时期,京都开封城里有许多演出皮影戏的专业团体,每逢正月十五元宵佳节,都有演出活动。当时的皮影戏班社组织有“绘革社”。

   到了元代,皮影戏成为军队中的主要娱乐形式,并随蒙古军队传入波斯(今伊朗)和阿拉伯地区。

   明清时期,皮影戏已遍布全国,就连清代的王府和官衙中,也办起了影戏班。

   但是清代中叶,清王朝禁止官员私养戏班,有的地方官禁止民间演出皮影戏,有的地方还称皮影戏艺人为“悬灯匪”。

   民国时期,皮影戏已经衰落,艺人纷纷改行。

   建国前,皮影戏已经奄奄一息,班社寥寥无几,只有在党的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皮影戏的演出活动活跃。

   建国后,皮影戏艺术得到重生,从业者对其舞台和表演进行了改革,整理了传统剧目,新编了现代剧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