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成人小说 我能对话五脏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中风

我能对话五脏 讠戒 2121 2024-05-30 14:08

  陆氏医馆。

   休息了一天继续开张,医馆外依旧是人满为患。

   陆九又忙碌起来。

   但不知为何,今天过来的本地人比较少,反而是外地人越发多了。

   而且大部分人都是些复杂的病症。

   甚至这里面还来了一个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的患者。

   医馆内,一三十出头的男人将自己的妈妈抱在小床上放好后,便紧张地看着陆九,“陆医生,您看我妈这情况,还有办法吗?”

   陆九道,“很麻烦,这个病,我没把握,只能先试试。”

   别看陆九现在可以让肺癌晚期的患者恢复胃气,就什么病都不在话下了。

   其实不然。

   续命跟治病,这是两个领域。

   时子雄他妈妈的治疗方向是续命,就是我不管你的病如何,反正已经是治不好了,我只调你的生活状态。

   但是眼前这个中风患者不一样,你要想调好她的生活状态,就必须治好她的病,如果仅仅只是续命的话,那去医院的病房住着其实就可以了,没必要找中医。

   “您试,您试。”于国来态度非常好。

   他来这的原因,就是因为看到了网上一个寻找民间中医的视频。

   后来搜索了一下陆九的名字之后,立刻出现了很多相关视频。

   在看完所有的视频后,他才下定决心,要从南湖跨省过来找陆九看病。

   中风这个病,其实中西医他们都找过了,但没用。

   治了有半年多了吧,一点起色都没有。

   其实来这之前,他也怀疑万一碰上的是个骗子该怎么办。

   以至于在跑过来之前,于国来还悄悄过来踩了个点。

   等他从几个本地人口中知道了陆九的事迹后,于国来才终于下定决心带他妈妈过来看病。

   反正,不管结果如何,他都不会放弃,陆九治不好,他就去找别的医生。

   陆九没有第一时间把脉,而是在这位阿姨偏瘫的部位捏了捏,揉了揉,以此来判断她目前大致的情况。

   其实在以前,中风被称为仆击、偏枯、薄厥或大厥。

   《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篇就提到了这个病,“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素问·通评虚实论篇说“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

   再结合素问·生气通天论篇里的“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便不难看出,容易得中风一般是两种情况。

   要么就是吃的太好了,要么就是情绪太过极端了。

   那些从不忌口啊,脾气急躁易怒的人,平日里不够注意,那么一旦虚邪偏客,很有可能就被中风找上门来了。

   当然,还有一种特殊情况。

   那就是素问·调经论篇说的,“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这话的意思就是血与气并,循经上逆,就会发生“大厥”病,使人突然昏厥如同暴死,这种病如果气血能得以及时下行,就还有生还的可能,如果气血壅于上而不能下行,那就没救了。

   这就不存在半身不遂的情况了,一旦发生没能抢救过来,基本就告别人世了。

   当然,直接猝死的中风,一般只发生在年纪比较大的人身上,因为随着年纪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退化,气血两虚之后,血气就容易并走,再加上血管老化,环境变冷等各种因素,虚邪一旦入侵,根本就不会给这样的人太多缓冲的机会。

   所以,越是年纪大的老人家,越要懂得保暖,特别是换季的时候。

   中风这个病,虽然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但基本都在季节变化的时候。

   尤其是入冬猝然变冷,寒邪入侵,这个时候人体的血脉运行就会变得缓慢许多。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篇就说了,“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

   现代医学也发现了,导致中风高发的诱因,也与寒冷等环境因素有关。

   其实中风的主要病机概而论之,有风、火(热)、痰、瘀、虚五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引起内风旋动,气血逆乱,横窜经脉,直冲犯脑,导致血瘀脑脉或血溢脉外而发中风。

   此外,气虚而无力帅血,导致血液留滞不行,血瘀脑脉而发中风,即所谓“虚气留滞”;阴虚则不能制阳,内风动越,上扰清窍,也发本病。临床上,五端之间常互相影响,或兼见或同病,如气虚与血瘀并存,痰浊和瘀血互结等。

   这个病的病变部位虽然在脑部,但是却涉及到了全身五脏六腑。

   中风急性期,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肌肤不仁为主症,而没有出现“神昏”的人,病在经络,伤及脑脉,病情其实相对而言还是比较轻的。

   要是一开始就有神志昏蒙或谵语,那就是病入脏腑,伤及脑髓,病情较重了。

   如果有了这个病,但是神志比较清醒,但三五日内病情逐渐加重,出现神志昏蒙或谵语者,则是病从经络深入脏腑,病情由轻转重,反之亦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