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成人小说 这个明星画风不对

第189章 ,/.

这个明星画风不对 剑走偏锋 2123 2024-05-30 14:10

  悠扬轻快的弦乐在莫斯科国家大剧院回荡。

   首先是定音鼓、低音提琴奏响,第一乐章从弱奏开始,微弱的琴声缓缓传出。

   随后,莫斯科交响乐团的竖琴乐手轻轻拨弄乐器,琴声由浑厚走向清脆,仿佛要将听众的思绪从大地带向天空。

   旋律在莫斯科国家大剧院中回荡,这座建筑有特殊扩音设计,让大剧院的每一个位置都能听清楚每一个音符。

   现场的两国要员缓缓闭上眼睛倾听,赞叹这优美的琴声。

   甚至为此不由自主张开嘴,人的听觉靠的是耳朵,但张开嘴的时候,可以让声音从口腔进入,回荡在耳蜗中,会让声音听得更清晰,更嘹亮。

   乐曲继续演奏,长笛开始加入,演奏高音区旋律,仿佛是天空突然传来了鸟儿的啼鸣。

   现在的观众里面,有一小部分的身份和文娱行业有关,之前就听到《梁祝》这首协奏曲。

   不过,大部分都是在电视上看奥运会开幕式的时候听到的。

   现在,现场再次听到这首协奏曲,听感截然不同。

   现场的音乐更加充沛,更加优美,仿佛能沁入心脾。

   和电视里听到的《梁祝》相比,现场演奏的《梁祝》简直是最顶级的享受,一场器交响乐的盛宴。

   随后,双簧管、单簧管等等,多种乐器加入合奏。

   多种乐器之间默契的配合,各种音色交叠在一起,让曲调层层递进,用音乐勾勒出了一幅鸟语花香的生动画卷。

   第一乐章演奏到这里。

   陆湘儿的小提琴独奏开始,用音符诉说着少女的心事。

   相识相知,同窗情谊,欢快得不似人间。

   仿佛这首曲子,就是为她而生。

   陆湘儿奏出的旋律,高低婉转,灵动跳脱。

   随着音乐的递进,讲述着一个青葱少女,情窦初开,遇到了一位心上人,爱情来得甜蜜又紧张,百转千回,欲说还休。

   让台下的听众,仿佛能从曲调中,听懂少女的心意。

   欢快恢弘的旋律,仿佛万物都在为这份真挚的爱情祝福。

   随着《梁山伯与祝英台》演奏到第一乐章末尾,旋律从轻快甜蜜的同窗时光,到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陆湘儿演奏的琴声,述说着一位满腹心事的少女,思念爱人的无助与彷徨。

   紧接着,定音鼓的鼓声出现,低沉严肃的鼓声,衔接着铜管压迫感极强的旋律,预示着暴风骤雨即将来临,也预示着整首曲子即将出现重大转折。

   现场有不少莫斯科音乐领域的艺术家,听到这里,都知道这首乐曲的旋律将要发生大变化。

   因为按照《梁祝》的故事,接下来祝英台遭到逼婚。

   紧张急促的旋律,讲述两个主人公与封建势力的抗争,讲述祝英台抗婚,誓死不从。

   最后留出一段小提琴的独奏,陆湘儿用这一段独奏表达女主人公的心志。

   宁可化蝶而飞,也绝不屈从。

   在小提琴独奏之后,整个乐团进行大合奏,将这首曲子推向最后高潮。

   恢弘的交响乐,让台下的观众都感到心灵上的震撼。

   最后一个琴音落下,全场观众都感到酣畅淋漓。

   越是懂音乐的人,就越能感受到这首乐曲中所展现出的音乐造诣。

   陆湘儿演奏完,更是感觉自己在演奏上有了一种奇妙的突破,那是一种音乐与灵魂交融的通透感,妙不可言。

   ……

   演奏结束之后,陆湘儿和乐团指挥一起面向观众,鞠躬谢幕。

   现场观众举手鼓掌,比之前的节目都要热烈。

   台下的观众里面,除了一部分两国人员之外,还有一些音乐、文娱领域的艺术家。

   其中有一位叫做苏马罗科夫的演奏家,已经年过六旬,在音乐圈的地位很高。

   而这位苏马罗科夫就是柴可夫斯基国际小提琴大赛的评委。

   由于年纪大了,苏马罗科夫平时生活在小镇里,过着平静安详的日子。

   这一次是受邀来参加两国联谊会。

   苏马罗科夫在此之前,并没有听过《梁祝》这首协奏曲。

   这是第一次听,听完之后,十分惊喜,和旁边的音乐家小声的议论。

   “这首乐曲,我从来没有听过,什么时候出了这样一首优秀的作品?”

   “这首协奏曲我倒是听过,在华夏举办的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奏过一次。不过,那一次的场地太过空旷,听感远没有这次好。”

   交响乐还是要在封闭的空间内听,才能真正感受到音乐中那种震撼之感。

   在空旷的地方演奏,效果会差很多。

   “这是华夏作曲家创作的协奏曲吗?”

   “是的,据说是专门为了这位小提琴首席所作,是一段让人羡慕的爱情故事。”

   “确实很了不起,这位小提琴首席我倒是有点印象,她是不是得过帕格尼尼金奖,还演奏了一首叫做《云雀》乐曲。”苏马罗科夫虽然没有听过《梁祝》,但对帕格尼尼大赛的金奖得主,还是有所耳闻的。

   “就是她,她会参加下个月的比赛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