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武勋

第一百四十八章 超级智慧

大明武勋 一颗红薯 2113 2024-05-30 14:24

  “还有谁记得张仲景之《伤寒论》?当然,众多御医都记得!”

   “可是,有谁知晓张仲景又是如何论证?”

   “谁记得羽林卫之神兵利器,先秦之时,便已批量生产?”

   “张衡之地动仪,可测四方地脉,谁记得制作之法?”

   “便是都江堰,又依据何理所建?”

   “至汉,华夏丧失了青铜冶炼;至宋,华夏丧失了碳钢之术;至大明,若非成祖令《永乐大典》,又该遗失多少传承?”

   正德小皇帝痛心疾首……他是真的痛心疾首!

   “《扁鹊经》、《孙子兵法》、《青囊经》、《梦溪笔谈》……这个不算!”

   “但就算这等无上宝典在,又有几人能明?”

   “这是老祖宗的无上智慧,这是整个华夏族群最宝贵的传承,敢问在座诸位,至春秋以来,华夏丧失了多少……便说《春秋》,其原版何在?”

   “朕每每念及于斯,唯有痛心!是故,朕发下大宏愿,哪怕朕赴汤蹈火,亦要为往圣继绝学!”

   “是故,朕特邀几位于此,商议抄录《永乐大典》,且对个中先贤先圣之传世经言,以作详解……”

   不得不说,正德小皇帝这番话,说到了众人心窝里。

   在座几人,都是儒家之中的大儒;当然,类似李东阳这种实用主义者,杨廷和这种浪漫主义者,刘健这种长于政务者,谢迁这种风花雪月者,也是有的。

   儒家思想中,糟粕虽然不少;比如正德无比厌恶的亲亲相隐,奇巧淫技,不如和亲便,不妄动兵戈……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儒家也是难得的理想主义学派。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种理想,无论是刘健,又或者李东阳,在大义面前,保证都有舍生取义的一面。

   再比如杨廷和这个瓜娃子,为了心目中认为正确的东西,绝对不惜拼老命。

   应该说,在座几人,在这个宏大的目标面前,每个人都愿意拼老命!

   几个人把眼睛一对望,发现个个都有激动之色,正德小皇帝这番话,击中了每个人的心扉。

   大家只需想一想,什么光宗耀祖,光耀门楣,青史留名,开宗立派……就激动得不能自已。

   正德小皇帝明确表示了,但凡谁的注解足够详细,足够完美,能够获得过半投票,又或者获得正德亲点,将有机会自成一派,不但名帏可以列入文庙,塑其像供天下学子祭祀,还允许其开宗立学,纳徒四方。

   此言一出,连李东阳都动了心思,眼里冒出了小星星。

   可以说,这里面的人,李东阳是最聪明的,他老辣的眼光,从正德第一句话开始,就明白了正德别有所图。

   于正德小皇帝讲解清楚何为‘为往圣继绝学’之后,李东阳眼内精光一闪,心里冒出一丝寒气。

   这个小皇帝,不简单!

   太可怕了!

   他用了一个所有人都无法拒绝的借口,给了所有人心动的理由,让大家不由自主跳入皇帝陛下的瓮中。

   当北宋大家张载喊出横渠四句之后,俨然成为了天下读书人的最高理想。

   在这个让人热血沸腾,可以不顾一切的目标面前……兼皇帝陛下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物给物,要权给权的前提之下,谁敢唧唧歪歪着退缩不前,光是士林的口水,就足以将人喷成神经病。

   以往没人想过么?

   当然有!

   成祖朱棣不就是一例?他篡了大位,又怕读书人骂他,不就召集天下读书人弄出了《永乐大典》!

   至后,谁还记得朱允炆?

   朱允炆又是谁?

   朱允炆对注经解义,对继往圣绝学有哪怕头发丝大小的支持?

   呸!

   读书人自动自觉,把朱允炆吞进了狗肚子里去!

   但这个小皇帝,他玩得更大!

   他不但要抄录《永乐大典》,更是要发动注释、研讨、复原等一系列伟岸工程。

   李东阳光是想一想,就觉得头皮发麻。

   光一个《永乐大典》就有一亿多字,哪怕注释解说一比十……怕是一比一千都不为过!如此浩大的工程,小皇帝说干就干!

   关键是,小皇帝说得唾沫横飞,泪水差点就要脱目而出……幸好,俺老李教过几年这个臭小子,知道他无利不起早!

   小皇帝哪怕是太子的时候,哪次要拿好处不是把口号喊得震天响……

   他……对了,老李明白了!

   他这是要一网打尽啊!

   他是要把天下的读书人,尤其是学有所成的那一批,用一个光明正大的名义,让这些人为他所用!

   李东阳仔细思付,小皇帝的用意怕不是这么简单……对了,他上次和孔府对上了,竟然没有了下文?

   不对!

   只要这个工程启动了,读书人就跑不了!

   尤其是小皇帝说的什么开宗立派……我的天,老李明白了!原来诀窍在这里!

   一个孔子之学统治了华夏几千年,小皇帝这是不甘心啊……他是要收拾衍圣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