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第512章 腹黑的皇帝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唐晓非 2739 2024-05-30 14:24

  完颜宗望这个人在金国是一个传奇人物。

   当年,是他率大军南下长驱直入,兵临东京城。

   当年那两路军,另一路是完颜宗翰率领,围攻太原城。

   事实上,从军事才能来看,完颜宗望远在完颜宗翰之上,若当初他听宗望建议,弃太原城而奔赴东京,东京城怕是早就被破。

   而不是将大部分精锐耗在太原城。

   不仅在战略和战术上,完颜宗望要更加突出,在金国军队中、朝堂之上的声望,完颜宗望也更胜一筹。

   完颜宗望这人生性比较仁慈,并不似宗翰那样狠辣冷酷,所以他的部将都非常拥戴他,汉人官员也都原因跟他结交。

   金国好几代皇帝,都对他比较有好感。

   而他本人对大局也认识得非常清楚,完颜宗翰帮助太祖皇帝立下过汗马功劳,一直是金国的支柱。

   曾经的完颜杲、完颜宗磐等人都不及完颜宗翰。

   所以,支持完颜宗翰,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作为完颜阿骨打的次子,完颜宗望一直觉得自己是有责任让金国变得更加强大的。

   只是最近一段时间,他偶尔也会思考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是站在族人生死存亡的角度来思考的。

   完颜宗翰想要北撤,将女真部带回祖地,重新过上渔猎的生活。

   从心理层面,完颜宗望是排斥的。

   他们曾经揭竿而起,部族中无数好男儿前赴后继,献出生命,就是为了从那种艰苦的环境中走出来。

   人都是向往更加美好的环境的。

   完颜宗望也不例外。

   他喜欢读书,尤其是华夏的先贤圣典,每每翻阅起来,叹为观止。

   此刻,他便在屋内翻阅司马迁的《史记》,正是读到了《项羽本纪》。

   他不禁摇头叹道:“霸王输在识人不明,刚愎自用,却又犹豫不决。”

   外面风雪越来越大,外面的守卫急匆匆进来道:“大王,时大郎求见。”

   他口中是时大郎自然就是时重国,时重国是时立爱的长孙,金国是继承了辽国,辽国又有不少汉人的习俗。

   例如称呼大郎、二郎一类的,便是自唐朝传下来的。

   完颜宗望犹豫了一下,想到还有不少军费需要时家支持,便道:“让他进来。”

   不多时,时重国快步走了进来。

   “下官参拜大王。”

   “时大郎,你有何事?”

   “大王,大事不好,镇武侯在江南春杀死了完颜设马!”

   他此话一出,完颜宗望顿时站立而起,震撼道:“你说什么!”

   时重国再强调一遍:“大王,镇武侯在江南春杀死了完颜设马!”

   完颜宗望面色完全沉下来。

   夜渐深,风雪未止。

   上京城笼罩在凝重的夜幕中。

   一封又一封的密报整整齐齐摆放在赵桓的桌案前。

   左边厚厚的一堆,是北地汉人表忠心的密信,包括时家和韩家这种大家族。

   右边厚厚的一堆,是金国当今各方权势人物目前的想法和即将做出的行动。

   一切都在稳步推进中。

   虽说中间总会或多或少有变故,或产生问题,但局势正在朝着对大宋有利的方向发展。

   金国的崩溃,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完颜宗望与完颜宗翰不仅仅是意见向左,人生信条都完全不同,以前之所以相安无事,是金国内部矛盾基本上在完颜宗翰、完颜宗磐和完颜亶之间。

   那个时候,他们还能站在一条战线上。

   但现在,他们各自成了上京城最强大的势力。

   被掩盖和积压的矛盾,爆发出来是迟早的事情。

   完颜设马被完颜齐杀死,只是矛盾爆发的导火索。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过了三个月。

   皇帝一直在沈州待着,密切关注上京城的消息。

   两个月前,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谈判破裂,上京城进入全城戒严状态。

   一个月前,完颜宗翰发动了对完颜宗望的进攻,双方的军队在沈州城内厮杀。

   战争结果在半个月后传到赵桓的耳朵里,并且还有一堆厚厚的总结。

   结果是大家都认为会赢的完颜宗翰兵败,连夜狼狈逃出上京,不知所踪。

   在司马君如给到皇帝的那份分析报告中,司马君如重点强调了汉人在这一场战争中起到的作用。

   司马君如并不是在给时立爱和韩企先等人邀功,而是在用一种非常冷静客观的方式告诉皇帝,北地的汉人势力不容小觑。

   完颜宗翰输掉的最大的原因,是他站在了汉人的对立面。

   汉人在北地代表的是财富,上京一半以上的贵族的奢侈生活,是依靠汉人给的。

   一场战争的角逐,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双方,而是包含了多方的势力参与。

   对于赵桓来说,谁输谁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厮杀起来。

   但是这份分析报告也让赵桓意识到了北地汉人世家的强大。

   皇帝一边让人给时立爱和韩企先传话,表示对他们深切的关心和问候,一边又秘密对他们加官进爵。

   时立爱被册封为忠义公,韩企先被册封为永定公。

   一个表示忠君而识大义,一个表示对辽地永久安定做出贡献。

   加官进爵、好话说尽后,皇帝又一边在想着如何对时家和韩家进行斩草除根。

   一边用冷静、残酷的思维方式在对待金国的事情,一边又用一种极富老油条的手段对待着东京城的事情。

   这三个月来,几乎每天都有人送来奏疏,这些奏疏都是千里迢迢从东京城送过来的。

   每一封奏疏,赵桓都认认真真读完。

   大多数是弹劾首相虞允文的,有人在奏疏中说他专横跋扈、恣意妄为,还有人说他任人唯亲、祸乱朝纲。

   总之,弹劾新上位的宰相的奏疏,如同雪花片一样落在皇帝面前。

   那些大臣日等夜等,却一封回信都没有。

   唐恪不止一次在皇帝耳边吹风,希望皇帝移驾回京,但皇帝却似乎对沈州的冰天雪地情有独钟。

   无论唐恪怎么说,皇帝就是不走。

   唐恪心急如焚,却无计可施。

   随后,唐恪干脆也别说了,就待在沈州,老老实实处理沈州的事务。

   也没人知道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大家也猜不透、摸不着。

   该说的都说了,不该说的也都说了。

   总之,皇帝就是赖在沈州不走。

  喜欢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请大家收藏:(www.xs4.cc)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