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第一祸害

第429章 金本位?

大明第一祸害 俗人喝茶 2016 2024-05-30 14:24

  经过工部匠人紧赶慢赶,终于用钢筋在大明门口搭好了骨架。

   礼部办了隆重的仪式。摆设祭坛,用宫廷礼乐迎接龙骨。由于皇帝和太子身体不便,便由宗人府几位藩王出面,虔诚地从马车上捧下龙骨。由手艺最上乘的工匠一一安装在骨架上。

   到过玉龙寨的人,对身高五米、体长八米的幼年龙体型不觉得惊讶。

   可普通百姓们就不一样了。在缺乏娱乐的大明,报纸上在朱寿看来很无聊的八卦消息,能让百姓们讨论好多天。亲眼见到龙骨,让百姓们激动的无以复加。

   “天哪!这龙活着的时候个头该有多大呀!他们吃什么长大的!”

   “太子肯定是黄帝转世。才会有真龙显灵庇护左右。山东的那什么真龙天子算什么玩意儿!逐鹿大战那会儿,黄帝爷爷可是指挥龙的。”

   “不知道咱们陛下是怎么想的。派出腾骧四卫去山东督造泾王墓,却对叛乱视若无睹。若是腾骧四卫出手,‘平顺大帝’还能蹦达到现在?”

   “臭小子,今天这场合你乱说什么。”

   “瞧瞧四周官员们神不守舍的,谁会在意我说的这些。”

   和激动的百姓大相径庭的是官员们的表现。

   按理说迎接龙骨、陛下万寿节、新皇登基大典凑在一起,京师应该是百官朝拜、万国来朝的景象。可自从太子在午门杖责自己之后,赶来京师的官员走了大半。紧接着午门斩首千人,吓得使节们躲在会同馆不出来。

   京师从内城到外城,一点都没喜庆的迹象。就算是经常见大世面的京师百姓,也瞧不明白局势了。

   在京师百姓眼里,大明蒸蒸日上。草原上的敌人被赶出很远。大家勤快点,至少能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头脑活络的,还能做小生意经商,攒下一大笔银子。

   或许是为了冲刷午门斩首的阴影,迎接龙骨的仪式一连办了三天。

   朝廷大方了一回。由朝廷掏腰包,请了许多戏班、杂耍艺人在京师大街小巷表演。各种小吃云集街头。游乐园免费开放,超市打折,酒醋面局买一送一。

   从北直隶进京看热闹的百姓连着一批又一批。京师比过年还热闹,成了百姓们欢乐的海洋。

   百姓们期待着十天后的万寿节、登基大典也能如此隆重。手头富裕的人,在客栈多住几日。就凭低价购入的日用品,住宿费都节省了出来。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今年的万寿节、登基大典举办的非常、非常简陋。

   弘治帝身体不佳,露了个面便退下。太子行动不便,天坛祭天等隆重的仪式草草走了个过场。坐到龙椅连一炷香都不到,听了大家三呼万岁,便退朝了。

   明朝的礼仪十分繁琐。官员们在衣袖里藏了水和点心,准备应付连续几个时辰的仪式。结果两场大礼加起来没超过一个时辰。

   那些来参加朝贺的使者,没能瞧清朱寿的脸。虽没见到明朝隆重的仪式,但皇宫举办的宫宴一如既往的山珍海味。太上皇、皇帝不在现场,皇亲国戚、官员勋贵们也没心思吃东西。

   礼部尚书石瑶受到无数人的质疑,他只能陪着笑脸不说话。

   “老师,太子,不陛下的伤还没好全吗?”石瑶是不相信戴义会把太子打伤的。如果真结结实实挨上120仗,没人能活下来。

   李东阳揉揉太阳穴:“好戏还在后头。”

   不少使臣上前敬酒,想与未来的国丈爷联络感情。尤其是暹罗等云南周围的小国。可李东阳谢绝了。他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应付接下来发生的事。虽然他不知道会发生何事。

   内阁、军机处、藩王等人都和李东阳有一样的打算。大家的酒杯倒放,桌上的酒坛让内侍们撤走。

   参加此次万寿节暨登基大典的使臣身份尊贵。有朝鲜国王、日本幕府将军、琉球国国王、甚至连刚打过仗的鞑靼好儿趁部首领阿儿脱歹王、瓦剌各部族首领、叶尔羌的赛依德都来了。要不是时间仓促,估计西厂能把大明海域周围的小国家国王都请来。

   这群贵客们早来了多日,对大明京师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看得云里雾里。心里对大明新上任的皇帝忌惮更深了。没想到大明官员对这位新皇异常敬畏。

   瓦剌人可记得,50年前他们押着大明皇帝到京师城下,官员们宁愿另立新君也不愿打开城门。

   “你们回去告诉满都海太后,朱厚照对我们鞑靼还没下死手。”阿儿脱歹王调侃道。

   满都海没来参加,却派了心腹前来。不知道午门那千颗贵族的人头,会不会让满都海那个老女人知趣地退让。鞑靼现在分成了两股势力。一股以他为首,倾向于和明朝打好关系。一股以满都海为首,打算卧薪尝胆夺回丢失的草场。

   满都海派来的那颜贵族已经吓怕了。

   “诸位,本宫,哦不对,现在应该自称为朕。朕没能出席宴会,实为失礼之举。朕送上重礼,望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们海涵。”朱寿的声音从奉天殿上方传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