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第一祸害

第37章 源源不绝的宝钞1

大明第一祸害 俗人喝茶 2070 2024-05-30 14:24

  腊月二十五,游乐场开业的第二天。天刚亮,皇庄门口排起几万人的长龙。

   “我把祖上传下的宝钞扔柜子里一直没管。昨天找出来时发现老鼠咬坏大半,才刚凑满2贯。”有人叹息。

   另一人接口:“现在哪有店家收宝钞啊!我和亲家凑起来,才弄到1贯宝钞。婆娘闹着要照清人影的玻璃镜子,我只好花4文铜钱从别人手里买了张一贯宝钞。”

   “我家也差不多……”

   聊着聊着话题跑了偏:“你们来的时候看到京营的人在修路了没?他们夸下海口,3天修好比青石板路更平的路。”

   “吹吧!”有人不信。

   看过足球赛的人信了:“足球场上的看台才修了2天就能用。”

   “要不我们开个赌局?”机灵的人说,“就拿游乐场的塑料币赌,看看水泥路三天能修成不?”

   百姓没把塑料币看成等同铜钱的纸币。这个赌局一开,马上就有人响应。

   皇庄外的热闹吵到正在讲课的杨廷和,他派人出去打听。

   “老师,都放假了您还讲课啊?”朱寿打着哈气问。昨夜和便宜老爹抵足而眠,大半夜被坤宁宫的女官和内侍闯入。弄得他昨晚没睡好。

   “恶念值+1。”

   杨廷和充满怨念地看向太子。是谁大过年不放他回家的?既然在太子身边一天,他就要站好一天的岗。

   看谁先受不了谁!

   内侍回禀皇庄外百姓建赌局的事。朱寿大奇:“这是人才啊,一定要收入内行厂。”

   “殿下真是不拘一格降人才。”杨廷和没好气地说。

   朱寿板着小脸一脸严肃地纠正:“老师此话差异。天生我材必有用,没有人是无用的。比如朝廷上不缺满腹经纶的才子。可只有老师给本宫讲课,本宫才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弘治帝听说杨侍读在给照儿授课,于是来到书房旁听。儿子和杨侍读之间常爆发唇枪舌战。听他们辩论,每每总有令人耳聪目明的感觉。

   尤其在弘治帝被朝臣闹得心烦时,他看着杨侍读的倒霉劲,也就没那么烦心了。

   看着比自身更惨的人,心情会好很多。

   听到朱寿的话,弘治帝不加吝啬地夸奖,“杨侍读教导太子有功。少詹事之位尚空缺一人,朕以为杨侍读可担大任。”。

   杨廷和下跪谢恩:“谢陛下。”

   “恶念值+1。”

   陛下打算升他官,但杨廷和却想打太子一顿。

   从五品到四品少詹事之间还有五品、从四品两阶,他等于是一次连升三级。文官升级自有定例,连升三级弘治朝独此一例。

   破坏潜规则的人,容易被所有人敌视。弘治帝对官员的考核极为重视。“内外臣工,六年有察,三年有觐”,过了年就是三年一期的考核之年,不合规定的官员会被罢黜货调任。

   在一群心灰意冷的官员中,他却连升三级。这简直是招人恨的事。

   如果吏部尚书屠滽知道杨廷和的想法,一定会说他想多了。他不知道的是,百官公认他为最倒霉的官员。无人会羡慕太子对他的格外厚爱,这种福气不是每个人都能消受的。

   “本宫提前恭喜老师。这是本宫的贺礼。”朱寿把内行厂刚送上的木盒转手送给杨廷和。

   东西他还没打开看,想来送到他手上的一定不会差。因为被他从司礼监挖出来的刘孝,敬业得已经快得神经分裂。

   刘孝一边按照他的要求,尽最大可能压低成本,生产物美价廉的商品;一边让工匠按照内廷上贡的要求,不计成本地做出巧夺天工的贡品。

   朱寿每次送皇宫的物品要着重注明赠送对象。像上次送内侍和宫女的痰盂,就是因为没有说清楚,被刘孝做成工艺品。很多歌痰盂从宫内流出,富贵人家高价购入。朱寿心疼地吐血。

   弘治帝好奇地问了句:“内行厂又有何新品问世?”

   杨廷和打开木盒,耀眼的光芒引得弘治帝惊叹连连。

   木盒里放着四只玻璃杯,玻璃杯上用掐丝镀金工艺镶嵌四幅图案。探波傲雪的梅花,空谷幽放的兰花,筛风弄月翠竹,凌霜飘逸的菊花。绚丽的色彩和繁花似锦的图案,配上透明的玻璃杯底色,反而衬托了出‘四君子’的清丽庄重。

   玻璃和景泰蓝技术的结合,精美得令人移不开目光。

   “诶呦喂,不错嘛。”朱寿哈哈大笑,“玻璃杯又可以卖高价了!”

   “恶念值+1。”杨廷和紧紧抱住木盒,艺术品怎能用俗气的金银衡量。

   弘治帝含笑着瞅着儿子。

   “孩儿马上命人打造玻璃景泰蓝屏风送爹爹。”朱寿识相地说。

   弘治帝眼角带笑,保持了一整天的好心情。

   得知内行厂几十个工匠忙碌三天才做出这一套杯子,朱寿和老师‘商量’,暂且把杯子放在展览馆展出。

   游乐场的大门开启,百姓们一窝蜂地涌向展览馆,顺利用宝钞兑换小圆镜后,几乎都会在四只精美的杯子前驻足。骤然觉得小圆镜是很上档次的商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