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北明不南渡

第七十九章 御驾亲征

北明不南渡 那日十月十 2105 2024-05-30 14:24

  随着朱慈和张庆臻的商议结束,以假塘报为依托,朝廷吸引闯军主力抵京,以图围而歼之的战略计划……一不小心……又泄露了。

   朝廷的情报保密工作还真是令人堪忧。

   “听说了没有,这次闯贼过来,都是朝廷的计策,为的就是……把闯贼主力吸引到京师合力围剿。”

   “莫非闯贼从西边打过来都不带喘气的,都是朝廷故意而为之?”

   “说不准啊,闯贼都是些贼寇,能有多大本事,如今从山西打到京师,却没甚阻碍,各地的总兵也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啊。”

   “若是如此,那闯贼这番入寇京师岂不是自投罗网?”

   “可不是啊,京城城墙有高又厚,岂不是那些贼寇那么容易攻破的,到时候外面的总兵再带人围剿,这些贼寇肯定有去无回。”

   “朝廷还真是下了一步好棋。”

   京营之中议论纷纷。

   这种塘报的真实性,其实非常跛脚,但大多数军户远没有那么强的辨识能力,看到其他人都深信不疑,并且开始对京城保卫战充满信心,认知不协调在发挥作用。

   原本士气低落的京营,也因此被扭转了过来。

   至于一些能够看出塘报为诈的人,亦是能明白圣上此番行为的目的,无不佩服其过人的手段。

   而这种大智慧的君主,在如此风雨飘摇的大明中,起到的是定海神针的作用。

   朱慈虽然暴虐,但隐隐之间却令整个京城有一种迷之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下,哪怕是大军压境,亦觉得京城无忧。

   消息就这般蔓延开来,此番设计的最终目的便是将大明绝对不会输的想法灌输到全城的军民的心中,只要有信心。

   闯贼将要面对的不再是那一触即溃的散漫之师,而是一颗由无数沙石凝聚起的坚硬石头。

   李自成的铁拳挥来,也必将满手是血的收回。

   而等级森严的军衔制度,在这个时候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张庆臻的军事部在早先便已经制定了士兵提升军衔的办法。

   军衔直接关系到军户的切身利益,怯战者直接斩首,家室剔除军户籍。

   斩敌数目和士兵的军衔晋升直接挂钩,而军衔的高低则影响到他们家室被朝廷供养的力度。

   若是不幸牺牲在战场上,军衔追加三级,得入祠堂,受朝廷世代供奉,遗孀和子女都会得到妥善安置,直到遗孀去世,子女成年。

   排除士兵们一切的后顾之忧。

   现在士兵们想的不再是如何在闯军临近下苟住,而是如何在京城保卫战中获得更多的功劳。以及军衔的提升。

   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根据三兵之论,京营的士兵最起码可以算做中兵之列。

   “你这消息从哪来的?”

   “朱虎他告诉俺的,早上的时候,他打扫营房,听到圣上和张将军的问话,张将军还呵斥他不要让他说出去来……朱虎和俺关系好才告诉俺的……”

   “那你怎么跟咱们知道了?”

   “咱们也关系好着来,嘘,千万不要告诉别人,让张将军知道,那就惨了。”

   张庆臻从军营中寻过,瞪了眼那几个在暗自交流的士兵,令后者不得不缩了缩脑袋,不再多言。

   而张庆臻的心里却是暗喜,果然圣上的计策是有效的。

   即使并没有亲自操练士兵,圣上对于整个京营的控制亦是超过于等闲之人。

   圣上和太上皇到底谁更贤明,张庆臻很难评价,但至少在这样的危局之中,圣上肯定要比太上皇更加适合[执掌大明]。

   ……

   距离历史上闯贼最后进攻京师的日子越来越临近。

   眼瞅着没几天了,朱慈让谢芳派人查探军情的次数更加频繁。

   古代的战争基本是信息不对等的,掌握着信息优势的一方,无疑占据战场的主动权。

   在硬实力敌不过李闯的前提下,朱慈必须以其他方面来弥补这样的劣势。

   直到十四日,传来的消息仍然是闯贼正在居庸消化投降的明军,整编队伍,试图以更好的军容来攻克大明最后的壁垒。

   但考虑到军情获知的延迟性,恐怕这个时候闯军应该已经开始准备出发,或者已经出发了。

   军器局的生产还在继续,新出炉的两门红夷大炮,经过试射合格,安置在城墙之上。

   府库中的一些早年淘汰的火炮,虽然威力上比不过新式的红夷大炮,但至少还是闽铁锻造,并没有炸膛的危险。

   亦是被推到城墙上,换下那些三无产品,只是数量上并不多。

   总计不过十余门能用的炮,但京城实在太大了,有多大……北京二环那个圈,差不多是当时京城的大小。

   十余门炮……还真不怎么够用。

   至于弹药,暂时还是充足的,王恭厂……的黑火药日产量,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约是二十石,也就是一吨的样子。

   根据范景文估算,只要闯贼进攻的不是非常凶猛。

   城中的弹药量支撑二十天不是问题。

   最主要是因为黑火药的成分是一硝二硫三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