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北明不南渡

第四百零四章 个决定

北明不南渡 那日十月十 2142 2024-05-30 14:24

  阎应元,一直是一幅没睡醒的样子,垂拉着这眼神,看起来很没精神。

   不时还打着哈欠。

   不过,袁枢和阎应元也算是共事很久了,对于阎应元这般的精神状态,也早已习以为常。

   这家伙话不多,但真到了该办事的时候,却绝不会含糊。

   两人一文一武,相互之间没有上下级的关系,相处的还算融洽。

   “这建奴也越来越过分了,竟然敢斩我使者!”对于鞑清不但不交付应该给于的赔款,还斩杀使者的行为,袁枢很不高兴,这就是一巴掌扇在大明脸上,能忍?

   “鞑子是不可能再给银子的的。”阎应元淡淡的说道。“派过去人追要也是无益。”

   “这个下官也知道。”袁枢叹息道。“但和谈毕竟摆在那里了,如果不了了之,岂不是有损我大明颜面。”

   “颜面这种事情,打打就来了。”

   虽然阎应元这话说的很随意,但袁枢这么一想,还是挺有道理的。

   “这么说,阎总兵是觉得可以出兵教训一番鞑子?”

   教训一番鞑子?这说的轻巧,他们手里的兵力是怎么样的,心里没点『逼』数么。

   当初以一小部分皇卫营的的人为主干,重新建立起来的辽东军,主要靠着从辽东复归大明的汉民中招募出来的。

   人数只有两到三万人,无论人数,装备水平,训练素质都远远比不过建奴八旗。

   守城……勉强,但出城野战,就等于给建奴送经验。

   所以,之前就连朝鲜告急的时候,他们也无力从背后袭击建奴。

   阎应元虽然没表现出来,但也觉得很无聊,天天在这锦州呆着,建奴最多路过耀武扬威一番,也并没有真的开打。

   他只是想自己什么时候能回家看看老母如何了。

   不过,如今家国仍然处于危难之中,这小家的事情也只能放在一边。

   假如……只是假如,建奴被灭掉,或许就可以卸甲归田了吧。

   “出不出击,又不是某人能够决定的,圣上没有旨意,就是外面的建奴都束手就擒,也不能贸然出击,反之,只要圣上有旨意,就是纵然力有不逮,也必须遵从圣意。”

   袁枢暗暗点头,对于阎应元这种很听圣上话的行为表示赞赏。

   当天就写下了奏章,火速递交给北京的朱慈。

   奏章中,说明了建奴斩杀明使的恶劣行为,顺便把阎应元卖了,对朱慈说,阎总兵表示,只要圣上一道圣旨,他立刻亲提大军,给建奴一个教训。

   ……

   接到袁枢奏章的朱慈,完全不会答应袁枢这种作死的行为。

   大明,死就死在多线作战。

   如今四川的仗还没打完,主力精锐部队还留在四川,去和建奴对抗,简直石乐志。

   给袁枢和阎应元的回复,措辞很严厉,让他们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无论付出多少代价,一定不能让建奴大军踏入山海关一步!

   之所以如此。

   乃是朱慈接到四川的急报。

   一喜一忧。

   喜的是北线主力已经破了剑阁,正在逐步夺取四川平原各处西军城池。

   忧的是,东线的秦良玉比朱慈想想的要做的多的多。

   原本朱慈的计划,是四面围川,彻底扼杀张献忠的割据实力。

   沐王府,和秦良玉只要防守住东边,和南边的关口,等到主力部队入川,配合灭杀西军的残部就够了。

   但现在的结果却并没有按照朱慈的剧本来执行。

   北线的主力被拖的太久。

   而秦良玉为了给北线创造机会,孤军深入川内,吸引西军的大量力量。

   这也是北线能够最终破掉剑阁入川的主要原因。

   大势基本已经定了,没了剑阁险关,明军平定四川也只是时间问题。

   但石柱就难了。

   “贼军自知无力抵抗明军,已经孤注一掷的向东方向突围,忠贞侯又受了重伤,生死未知。苗兵和土兵也节节败退。”巩永固,将收到的军情,一五一十的告诉朱慈,脸上也有着忧虑之『色』。

   “并且……”

   “并且什么?”

   “并且张献忠放出话来,就算他死,也要打下石柱,灭忠贞侯满门,屠石柱万民。”

   “……”

   朱慈默默的闭上眼睛。

   不禁有些眼角湿润。

   说实在的,早在上辈子,听过秦良玉的故事,也无疑不对这样的女英雄产生崇拜之感。

   多少穿到万历年间的穿越者,梦寐以求的女神。

   不过英雄已经迟暮,但那忠对于国家的忠诚丝毫不减。

   而当朱慈以皇帝的视角,看待秦良玉后,更加能够体会到这样的英雄难能可贵。

   “朕的失察啊……朕之责啊……”

   “圣上……”巩永固看到朱慈第一次『露』出了不是面瘫的表情,那种悲伤的样子,即使不知为什么,也不由的会被感染。

   “朕没想到忠贞侯,会如此『性』烈,以至贼匪迁怒,为石柱忠民召开灾祸。”

   “若知如此,当初便不应向石柱下旨,或许忠贞侯也不会落的如此地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