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北明不南渡

第一百九十四章 沈阳城的曙光

北明不南渡 那日十月十 2134 2024-05-30 14:24

  豪格……在听到明军出现在盛京时,远远没有多尔衮那般急迫,甚至于说……他还有种幸灾乐祸的感觉。

   多尔衮之所以能做到摄政王,并非因为他长的好看,并非因为他过度浓缩,像个精华。

   实在是因为他战功累累,难觅其右。

   而又有聪明王的光环加持,让人信服于他的战略决策。

   如今……如今明军突然出现在了盛京?显然是战略上出现了重大的漏洞?谁的责任?

   几乎没有任何疑问的,那就是因为多尔衮的过度自负,和清巢入关的命令有着最直接的关联。

   这口黑锅,多尔衮是想逃也逃不掉的。

   对于多尔衮,豪格无疑是恨之入骨的,只是现在的他基本没有任何能力将多尔衮搞下台。

   然而……盛京的紧急军情,让豪格看到了的希望,试想一下,如果盛京被破,即使他什么都不做,其他的各旗大臣也会把矛头直指多尔衮……追究他的责任……那么会发生什么呢?

   豪格想到此,又摇了摇头,驱散脑海中的小心思。盛京中的还有他的妻儿子女,还有他的大玉儿……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被明军所害。

   更何况,他手里的军队,名义上确实可以称之为豪格部。

   但实际上,这支军队从士兵到将官都是正白旗的人!

   让他一个正蓝旗的和硕王……去统领多尔衮的嫡系正白旗,谁能理解豪格目前的心塞感。

   那种处处受到掣肘的感觉,简直想日钢板。

   “肃王大人,既然摄政王已经下了军令,不知何时整军出发?”正白旗固山额真何洛会找到豪格,问道。

   豪格看向何洛会,怎么看他都觉得不爽,别看何洛会表面上恭恭敬敬,但实际上是个老阴b。

   年初的时候,他豪格不过就是嘴上干了下多尔衮的老娘,第二天就被多尔衮知道了,议罪削爵,肃亲王的爵位活生生的被砍成了肃王。

   妈的,一看就知道是这何洛会给告发的。倘若他豪格得势,第一个便把这何洛会给啪了。

   如今,多尔衮给他的军令,豪格还没有做出决定如何奉行,何洛会便已经得知。

   那种把当猪养的意思,简直让豪格有些无法忍受。

   豪格压不住的恼火。“何时出发?可是本王能决定的?”

   何洛会低着头,阴恻恻的道。“您毕竟是肃王,又被摄政王委以重任。”

   “狗屁。”豪格起了身,将他接到的军令揉成团,拂袖而去。

   ……

   五月六日。

   沈阳。

   连日以来,明军无论在城外做什么,都处于守军的眼睛之下,无论是烧陵,还是叫骂,或是将女真百姓抓来在城外按个屠戮,或是排兵布阵般佯装攻城,亦或者开心的踢着蹴鞠为乐。

   守军仍然无动于衷。

   面对明军的任何行动。

   被济尔哈朗下了死命令的沈阳城,只有一个选择,禁闭大门,拒绝出战。

   他要学那司马懿,把诸葛亮活生生的给拖死……

   时间对济尔哈朗很有力,只要等到援军抵达,任明军再猖狂,任辽宁皇帝有再多计策,都注定会失败!

   沈阳的守军除了小心戒备之外,大多装作什么都没看见。

   但明军所做的一切都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弹压在济尔哈朗的心头。

   在晚上的时候。

   心里憔悴的济尔哈朗,似乎看到了希望。

   怀远门外有了动静。

   只看到一群明军正在追杀什么人。

   那人慌不择路的被逐向了沈阳城的方向。

   “不要放走他!”

   “杀了他!”

   “那是鞑子的信使!圣上说了,绝对不能让他入沈阳!”

   “抓住信使者!赏银二百!入列京营!”

   明军一连串的喊叫声,追杀声,以及正在玩命逃窜的信使的哭求声,震动怀远门。

   明军和信使越来越近。

   信使已经身中数箭,踉踉跄跄的朝着沈阳城的城墙而去。

   夜色之中,看不太清,但仍然能从依稀的火光中分辨出满人的体貌特征。

   看那信使跑的趔趄,城上的守军,在通知济尔哈朗的同时,放下了吊绳,希望他能爬上来。

   明军追的不紧不慢,看到信使已经进入到了沈阳的射程内,却不禁放慢了速度。

   “放箭!”

   一排排明军士兵,似乎是专门挑出来的用弓高手,在信使跑到城墙边时,便是一阵猛射。

   射的不是城墙的守军,而是那已经陷入绝境的信使。

   信使倒下了,再没有任何可以进入沈阳的可能,只是明军似乎还没放弃,试图冲到城墙下抢回信使的尸体。

   而迎来的是城上守军的高度警惕,纷纷用弓箭,用火炮回击。

   冲过去的明军被打退了回去。一连三波,没能成功。

   对于明军如此看重的信使,守军亦是高度重视,在济尔哈朗亲自过来处理此事前。

   守军用抓钩钩住信使的尸体,将其拖拽入城。

   没能抢夺成功的明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无计可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